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付敬  >>  正文
“邊緣化”歐盟搶跑應對氣候危機
付敬
2014年11月04日

54fbb2fb43166d22aeaf7776462309f79152d27c

意識到五年前在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談判時被“邊緣化”后,布魯塞爾在國際社會迎戰2015年巴黎談判倒計時一年之際,搶在其他主要國家行動之前,于10月下旬率先宣布其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40%。
離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尚有一年,國際社會已熱切期盼明年在2020-2030年全球碳排放目標上能取得實質性的共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歐盟出臺了這份包括40%減排目標以及其他提高能效、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在內的氣候變化和能源政策一攬子方案。
今年九月,聯合國召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周末,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在丹麥哥本哈根發布第五次評估性報告之《綜合報告》;一個月之后,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談判即將啟動;同時,在巴黎峰會召開之前,國際社會將利用各種場合比較各自對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報價。”  盡管未來的談判成果究竟能有多雄心勃勃眼下依舊很難預測, 但這一系列動作都將是人類社會為達成2020年后的一致碳排放協議所做的努力。
事實上,除了成功挽救險遭崩盤的歐元,這份由歐盟領導人在最近一次峰會上發布的長達10頁的歐盟2030年氣候及能源政策框架可以算是12月即將退休的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與他的搭檔--10月底卸任的前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留下的另一珍貴“遺產”。
五年前哥本哈根氣候大會閉幕后,當時新當選的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作為歐盟史上的第一位”歐盟總統“埋怨歐盟在全球氣候治理上所發揮的作用正在減弱。
為了改變這不盡人意的狀況,歐盟不僅率先公布溫室氣體排放法定目標方案,并自詡40%的指標是全球最雄韜偉略的政策規劃。然而,這個目標卻遭到外界質疑歐盟是否已發揮了制定減排目標的潛能。 減排方案公布后不久,歐盟旋即將其提交給聯合國。
如果回顧歐盟在哥本哈根大會時所采用的談判戰術,不難發現此次宣布的減排指標仍有提升空間。早在哥本哈根談判開始前,歐盟就在聯合國框架內設定了2020年較1990年減排20%的法定目標。但在實際談判時,這個“保守”的方案卻成了歐盟的談判籌碼,它仍可以將2020年減排20%目標上調至30%,但前提條件是要其他主要經濟體也讓步,進一步強化他們的減排計劃。
我們有理由推測,在明年的巴黎大會上,當遭遇美國、日本、中國、印度這樣的排放大戶時,布魯塞爾很可能故技重施:“只要你加大減排力度,我也愿意再付出更多努力。”五年前,北京最終拒絕了這樣的“討價還價”戲碼,并催促國際社會在談判桌上一次性“傾囊”奉上本國為抵制氣候環境惡化能做的所有努力。
就算撇開談判策略不談而單比較歐洲國家1990年、目前、未來2020及2030年的經濟結構,在服務業已經成為歐盟經濟的主體的情況下,2030年歐盟境內40%的減排目標也很難被界定為這般“雄心壯志”。與美國及日本的企業一樣,歐洲通過海外投資轉移生產基地,已將大量碳排量包袱甩給了發展中的亞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的經濟增長也因2008-2009年的金融危機及后續的債務危機而大規模放緩。這為歐盟為經濟驅動注入綠色動力創造了上佳機會,而且縮減的經濟規模也被動促進了歐盟實現減排目標。
老實說,歐盟完全有理由且有能力在國際氣候考場上交付一份令世界更滿意的答卷。前提是這個集中了28國的聯盟能更好地管理自己名下的綠色資產。舉個簡單的例子,因美國政黨所代表的利益群體不同,美國的環境氣候政策較易淪為政黨角逐下的政治犧牲品。在歐洲,歐盟領導人與成員國政策決策者更容易達成一致意見,促成一個統一的方案。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簽署《京都議定書》,但卻遭到美國參議院的抵制而最終廢棄未能生效。此后,他的繼任者布什政府退出了京都協議。
比起美國的復雜情況,歐盟擁有市場導向的限排法律體系,崇尚環保的先進科技,以及高公眾環保認知度,這些優勢條件都為歐盟在全球綠色領域領跑奠定了扎實基礎。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赫爾辛基,一個個歐洲環保首都案例,都為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城鎮化,提供了生動的教科書。即使如此,若歐盟有意將這些綠色資產轉變為發展機遇,并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布魯塞爾就該更開明些。第一步,就是要盡快揭曉自己藏于袖中的第二套方案,這樣未來的談判流程才有望加快。
歐盟也應當表現出更多幫助發展中國家及貧窮落后地區的誠意與決心。要協助這些國家攻克環保難題,歐盟就應舍得拿出時下最新的科技而不是轉手自己用剩淘汰的陳舊設備。歐盟還應牢記一點:要說如何向非洲伸出綠色援手,中國及其他幾個新興經濟體在這方面都已慢慢成為了歐盟的競爭對手。
此外,面對后來居上者向歐洲國家輸出綠色科技,布魯塞爾也該學會放松身心坦然相對。
兩年前,布魯塞爾差點狠狠關上歐洲大門,將來自中國競爭力十足的太陽能光板硬生生擋在門外。頗為諷刺的是,這些綠色設備恰恰有利于提高歐盟可替代能源占能源總消耗的比例。這與歐盟大力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宏偉藍圖顯然格格不入,更像是歐盟在給自己的環境能源政策掌摑。
作為一個領軍人物,在綠色之路上,歐盟應揣著自己道義的抱負,與其他伙伴手拉手一同前行。當然,前提是如果歐盟有這樣的道義之心。
(本文是中國日報歐盟分社首席記者付敬發表在11月3日《中國日報》上的專欄文章中文稿。歐盟分社實習記者劉佳翻譯。)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歐盟分社首席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