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王健  >>  正文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王健
2014年11月21日

2014年11月20日,“河內大學中文系成立55周年暨越南語教師節”紀念活動正在進行中,記者聞訊來到了位于河內市青春郡阮翟路河內大學校園,看到河內大學中文系師生正在學校操場臨時搭建的大棚里舉辦具有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的活動,身著節日盛裝的師生正在參與中國文化交流會和文藝表演。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內大學中文系教師在“中國文化集市大棚”前合影留念。中國日報記者 王健

 

走近操場,記者發現,一些教師正在“中國文化集市大棚”前合影。記者看到,由河內大學中文系舉辦的集市型文化交流活動,包括5個攤位和一個露天舞臺;河內大學中文系的師生和其它大學中文系的師生代表正在中國文化展集市里為賓客介紹一些帶有濃厚中國文化特色的產品,以及中文系學生親自制作的一些手工藝品。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內中文大學的學生們正在展示學生自己制作的中國京劇花臉譜等作品。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王健

 

在中國茶館攤位,學生們正在介紹中國的餐飲;在書法展覽攤位,學生們在展示書法作品,幫助賓客照相,畫中國京劇臉譜。得知中國日報記者前來,大學生立刻熱情地將本系胸章佩戴在記者胸前并一同留影。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身著中國少數民族服裝的河內中文系大學生與中國日報記者在中國文化集市大棚前留影。記者胸前佩戴著河內大學中文系徽章。圖片:中國日報記者王健提供。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大學生們熱情地為來訪的賓客拍照留念。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王健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河內大學的師生和來自其它大學中文系的師生一起在見面臺上合影留念。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王健

在熱鬧的人群中,一位美麗、干練的少女向記者投來友善和似曾相識的目光,經記者自我介紹,少女說是誤會了,還以為記者是臺灣客商。通過與少女交談,記者了解到這位少女是中文系的學生,是中文系這次活動的策劃組織者之一,名字叫香江。

走進河內大學: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美麗、干練的河內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香江(中)和中文系的其他兩位大學生合影留念。香江是這次活動的策劃和組織者。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王健

 

香江,家住河內。因父母在河內等地做了30多年的生意,所以香江從小在河內長大。香江說,因為父親家鄉順化有一條江,叫香江,所以,就給女兒起了這個名字。

香江剛進大學的時候在英語系專修英語,后來經常參加中越雙方組織的各種活動,經常和中國人接觸,就喜歡上中文,來到中文系學習漢語。她已經在河內大學學習了3年英語,漢語也已經學習2年多了。

香江說,每逢春節,河內大學中文系都會組織一些活動。

香江說,因為今年中文系成立55周年,所以中文系組織的這個活動規模很大。每年中文系有“漢語橋”活動,會選優秀的學生參加。

香江說:“河內中國工商銀行等單位還為這次活動提供了贊助。”

香江說,河內大學的前身是河內外語大學,除了開設越、漢、英、俄、法、德等20多種本科教育外,還新開設了工商管理、旅游、國際關系、計算機、財政、金融等專業,授課語言為英語。

香江驕傲地說,“中國有北京大學,越南有河內大學。”她說,目前河內大學和中國的北京語言大學、武漢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等進行合作。

香江說,河內大學中文系的很多老師都曾經在北京大學等學校留學過。如果沒有在中國留學的經歷,不可能在中文系當老師。她說,進入這個大學中文系,很不容易。每年有800多學生報考中文系,但經過考試競爭,只有200名學生能夠榮幸地進入這個系讀書。

香江說,河內國家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大多去當老師,但河內大學的畢業生除了當漢語教學老師,還可以在諸如廣告、銀行、使館、導游等領域就業。

香江說,在越南,當老師很辛苦,工資待遇有點低,不如做翻譯或導游收入高。當老師本身除了要有才能之外,道德也要特別好,這樣才能有資格去教別人。中文系的老師教書很認真,特別用心。

香江說:“去年我去中國的廣州和深圳時,當地老百姓知道我是越南人,對我非常友好,他們說,‘我們是好鄰居’。我很喜歡中國人的性格,很真誠。”

記者看到香江才學習了兩年多中文,就能說很流利的中國話,便問香江,她是不是系里最優秀的。香江說:“我和中文系的其他同學比,單詞量的掌握并不是最好的,但我經常和中國人交流,這對我的聽說能力提高很快。”她說,“中文系的學生能在校慶這樣的場合遇到中國人,是很榮幸的。因為我們不太可能在大街上隨便去找一個中國人去用中文交談。”

在交談中,香江和記者就如何學好外語進行了交流。她說:“要經常和外國人交流。通過交流,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在書本中很難得到的知識和體驗。”

在與香江交流中,記者向香江講述了在河內還劍湖附近的一家小店遇到的一個故事。記者告訴香江,那家店的招牌上寫的是“Bánh Tr?i Tàu”,出于好奇,記者在那家小店專門點了這道小吃,等記者吃過這個小吃后,才知道,其實這個比雞蛋還大的糯米圓團,就是“黑芝麻椰蓉絲湯圓”。

談到“Tàu”這個詞,記者知道,書面上的意思就是船的意思,但“Bánh Tr?i Tàu”、“Cay Tàu”、“Ng??i Tàu”等詞中的“Tàu”字就不是單指船的意思了,越南的一般老百姓用這個詞指中國。上述的幾個詞的意思是“中國湯圓”、“中國樹”、“中國人”等。

記者在上大學的時候,老師曾經說這個詞指“中國”,帶有貶義。記者故意問滿臉笑容的老板娘,這個“Tàu”字是什么意思,老板娘只笑不答,說,好吃就行了。

聽完記者的這個故事,香江解釋說,作為越南知識分子,使用這個詞,有可能帶有貶義,但其實使用“Tàu”這個詞的一般越南老百姓未必都知道這個詞帶有貶義,只知道這個詞指代“中國來的”,“中國的”、“外國的”、“舶來的”。她說,如果將“Bánh Tr?i Tàu”這種傳自中國的越南小吃的名字改為“Bánh Tr?i Trung Qu?c”(注“Trung Qu?c”,漢越音詞,意思是“中國”、“中國的”),越南老百姓倒會覺得怪怪的,不知所云。

香江還講了一個故事,說一個越僑在美國編了一個電視劇,里面提到中國人、華僑的時候,就使用了“Ng??i Tàu”這個詞,當時就有中國華僑觀眾寫信給作者,要求編劇不要使用這個詞,最好改成“華僑”或者“中國人”。

香江說:“據生活在美國的這個越南人編劇解釋說,他對中國人并沒有反感的意思,只不過老一輩人一直使用這個詞稱呼中國人,他也跟著用這個詞了,并沒有不好的意思在里面。”

聽了香江的解釋,記者多少有些釋懷:畢竟在她眼里,“Tàu”這個詞,也許就是中性的詞,并不一定帶有貶義。使用這個詞的越南人也許就是一種習慣而已。

香江提醒記者說:有些歐美網站將“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簡稱為“越共”,這個縮寫是不被現在的越南人認可的,越南人認為這個詞帶有貶義。所以中國人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要謹慎勿用。因為越南人使用縮略語的習慣和其他國家的人是不一樣的,縮略語帶有的意義色彩也是不一樣的。

香江最后強調:“中越兩國知識分子加強溝通是相互理解的有效通道”。

關于越南教師節,記者得到如下注釋:

11月20日為越南“尊師重教”節,或稱教師節,又稱“越南教育家憲章節”。

在11月20日,學生們常常向老師贈送鮮花,表達感恩之情。

11月20日教師節由進步教師國際組織發起,這個組織于1946年7月在法國巴黎成立,取名為“教育家辛迪加國際聯盟”(Fédertion International Syndicale des Enseignants)。1949年在波蘭華沙,“教育家辛迪加國際聯盟”組織起草了“教育家憲章”文本,包括15章,主要內容是反抗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教育,建立進步教育,保衛教育業和教師的正當的物質和精神權利,提高教育業和教師的責任和地位。

1957年8月26日至30日,在波蘭首都華沙,有57個教育家參加了教育家辛迪加國際聯盟會議,其中越南教育工會也參加了該會議。越南教育工會決定將1958年11月20日作為第一個“教育家憲章國際”日。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