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火炎  >>  正文
火炎:瀾滄江文化源頭探尋紀實(下)
火炎
2015年09月06日
 
 

一個多月前,我接到老朋友——廣西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趙克秘書長的電話邀請:今年七月底廣西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將與上海復旦大學一起在青海玉樹舉辦一個“瀾滄江-湄公河之約”2015國際大學生玉樹夏令營活動,問我能否參加。這是個很有意義的國際性活動,更能打動我的是將要去的那個地方——五年前曾去過的玉樹。我欣然應允,這一刻,我想起了一句歌詞:“我和草原有個約定,相約去尋找共同的根……”。
7月27日,我從南寧經西安到達玉樹,并先遣進入雜多縣境內的瀾滄江文化源頭探尋考察。
7月30日,我在完成了先遣采訪探尋任務后,從雜多縣趕回到玉樹結古鎮時,已是凌晨3點多鐘,經過短暫休息,8點鐘就來到玉樹市中心的格薩爾王廣場。


矗立在格薩爾文化廣場的格薩爾王雕塑仿佛在藍天群山中馳騁。
與前一天經歷四季的天氣相比,今天天氣格外晴朗,藍天白云,空氣清新。望著廣場中心矗立的格薩爾王鐵騎馳騁的巨大雕塑,記憶一下子被陽光喚醒:2010年4月,這里發生了“4.14玉樹大地震”,災情極為嚴重,舉國上下震動。我奉命立即前去災區采訪。日夜兼程從南寧到西安再到西寧,不顧雪天路滑的危險,乘車翻越海拔4800米的巴顏喀拉山,歷時15個小時沖進了玉樹災區。當時玉樹的結古鎮一片災后的慘狀。到達的第二天上午,也就是這個時間,我和同事從市區前去設在賽馬場的災民安置點采訪,遇到了沙塵暴,塵土飛揚,天昏地暗,我們一下子被風沙吹得灰頭土臉。沙塵暴使本來就滿目瘡痍的結古鎮災區更是凄慘肅殺。記得那時的格薩爾王廣場的空地上四處搭滿了救災帳篷,廣場前的道路上遍地雜貨小攤,混亂不堪,根本看不出個廣場的樣子。一個多星期的采訪奔波,玉樹這個曾經遙遠的地方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從玉樹回來的這些年,那里的情景始終在我的腦海中魂牽夢繞,揮之不去,一直想找個機會再來看看。整整五年的時間,今天我終于來了。腦子里的記憶與眼前看到的完全不同了,這里的一切都發生了令人不可思議的變化。廣場上除了格薩爾王的塑像還是原來的模樣,整個廣場都變了,整個結古鎮都變了,變得使我屢屢走錯了道,變得連空氣都顯得清新通透……。
回憶被廣場歡快的藏族歌舞的音樂聲替代了。
上午九點,玉樹藏族自治州旅游局長阿夏永紅宣布瀾滄江-湄公河之約”2015國際大學生玉樹夏令營開幕。先是由玉樹藏族自治州領導、復旦大學領導和柬埔寨教育、青年與體育部副國務秘書 H.E NOS SLES分別致辭,外國留學生代表發言。曾在雜多縣熱情接待過我們的才旦周縣長身穿藏族服裝站在主席臺上格外引人注目。

藏族演員在開幕式上跳起了歡快的鍋莊舞。
開幕式上阿夏永紅介紹說,此次活動是由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府、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廣西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和復旦大學聯合主辦,廣西社會科學院協辦,玉樹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以及玉樹華王文化有限公司承辦,這次活動得到泰國、老撾、越南三國駐上??傤I事館,以及柬埔寨、緬甸兩國駐南寧總領事館的支持。在此次夏令營中,各國大學生將在短暫而豐富的活動中感受跨國友誼。來自六個國家的大學生代表共同聚焦瀾滄江-湄公河,他們將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互相交流關于這條東南亞第一長河不同河段的文化地理現狀,并共同繪制出《湄公河流域世界水文化地圖》。


大學生向主辦單位領導贈送《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文化地圖》。
然后,舉行了夏令營旗授旗儀式。重頭戲是雜多縣長才旦周與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的大學生們將各自國家帶來的河水匯集在一起。這個舉動很有儀式感,使我想起了2004年在南寧舉行的“首屆東盟博覽會”開幕式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就是與東盟各國政要將手中來自各個國家的江河水交匯在一起,以此象征友好合作,源遠流長。夏令營活動結束后,各國大學生還將再取一瓶象征跨國友誼的源頭之水帶回各自的祖國。

來自六個國家的大學生將瀾滄江-湄公河水匯入桶中。

藏族姑娘將瀾滄江—湄公河水分裝在帶有各自國旗標志的水瓶中。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陳志敏院長介紹說,“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各國處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樞紐位置,國家間的交流歷史源遠流長。繼2003年中國與東盟各國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后,在‘一帶一路’戰略驅動下,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六國之間的經濟社會聯系將會更趨緊密,各國青年間的文化交流也將日益增多?!眳⒓娱_幕式的還有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駐華使領館代表,世界和中國水流域治理的知名學者和科學家,世界水流域保護治理的知名組織的代表,佛教文化的國際知名人士,以及來自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6國的70多名大學生。這種跨時空,跨國度的文化之旅,借助一個特殊的地域概念,將歷史與文化、環保與合作、視野與細節交織在一起,其意義深遠,絕不僅僅只是一場跋涉與儀式。
開幕式結束后,師生們前去參觀“地震遺址博物館”,我抓緊時間先回去發稿,通過我報的亞洲新聞圖片網(Asianewsphoto.com)將這一活動的圖文信息盡快傳遞出去。
為了能趕上參加次日在曲麻萊縣巴干鄉舉辦的“首屆嘎朵覺悟徒步轉山節”活動,當晚七點,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分乘十余輛車前往黃河的發源地—曲麻萊縣。我與廣西組代表安排在同一輛面包車上,開車的司機名叫扎西,是個熱情健談的康巴漢子,精力及其充沛。一路上放著音樂,時不時念叨著:扎西德勒。
7月31日凌晨,從結古鎮到目的地大約300多公里的山路,我們的車隊在黑夜中行駛了八個多小時。扎西告訴我們這里道路很險峻,好在夜色很黑我們什么也看不清,就這么搖晃著過來了。其實走在人生道路上也是如此,不必看得太清楚,看得太清往往會很累也很恐懼,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3點多鐘,我們的車隊下山來到了干巴寺下的大草原,巴干寺的喇嘛在草原上為此次活動搭建了一個能容納百人的巨大帳篷。一排排藏式臥榻擺放整齊有序,每人一床嶄新的軍綠色棉被,這情景使我與五年前的抗震帳篷聯想在一起。帳篷外的草原空曠靜謐,氣溫大約只有2—3度,清冷的天空,因能見度高而顯得很近,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星月。此時,正值全國各地最熱的時候,西安都達到攝氏38度多,聽說許多人實在耐不住酷熱,自駕西行以避暑。

學生們在專為這次活動搭建的大帳篷里吃早餐。
實在是太困了,顧不得許多,就和衣而睡了。也不知睡了多久,竟然被凍醒了,睜眼一看天還沒亮,索性起來到草原上去溜溜。大帳篷旁邊的一座小帳篷里,已經冒起了炊煙,這是干巴寺里的廚師在為學生們做早餐。清冷的草原,草地上結了霜似的白茫茫一片,提著相機的手被凍的發麻。沿著小河來到了巴干寺的對面,遠遠望去,巴干寺依山而建,兩條山泉繞寺而過,從寺廟后面山上一直流到寺廟前面寬闊的草灘,這是藏傳佛教格魯巴寺院,由第一世居欽桑珠江措活佛所創建,距今已有472年的歷史。傳說,巴干寺整個寺院的地面其實是一個人的腳印所踩出來的。1539年,居欽桑珠江措在這里建成了巴干寺,在惹達的地方修建了經堂、密宗院,然后傳講密宗。加上處于三江源的獨特地理位置,因此巴干寺被稱為“江河第一寺”。天漸漸大亮了,按原路返回到大帳篷時,學生們都已起來,說說笑笑地用一次性塑料碗喝著廚師剛剛熬好的粥,學生中幾乎沒有人喝得慣酥油茶,大多都在用開水泡方便面,整個帳篷里充斥著方便面的味道。
一改昨日開幕式上的風格,一襲藏族服裝的阿夏永紅局長帶著巴干寺寺主第十世羅松龍日旦增赤烈活佛走進帳篷,用麥克風向大家做了介紹,活佛開始向大家贈送開光過的佛珠,保佑大家吉祥如意。我發現一個細節,在接受羅松龍日旦增赤活佛贈送佛珠時,凡是信奉佛教國家的學生們不僅神情虔誠而且接受的動作十分規范講究。由此不難想象,區域文化的差異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也是可以達到一致的。

巴干寺寺主第十世羅松龍日旦增赤烈活佛(左)與柬埔寨教育、青年與體育部副國務秘書 H.E NOS SLES(右) 在進行交流。
從巴干寺出來,車隊就直奔巴干鄉嘎朵覺悟神山,參加在那里舉辦的轉神山活動,司機扎西說,主峰海拔5470米的嘎朵覺悟神山在稱多縣尕多鄉和曲麻萊縣巴干鄉境內,被他們視其為守護神的千古名山,在雪域藏區具有很高的威望。
車行一個多小時,來到轉山節活動現場,藏族民眾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齊聚到這里,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來自巴干寺的僧侶舉行了莊重的法會,為活動祈福誦經。

巴干寺的然桑活佛在轉山節活動中祈禱祝福。

大家和當地藏民一起參加活動,用力拉起一個高十幾米的經幡柱。
“嘎覺悟神山與其他神山不同,在環繞嘎覺悟神山轉山時,只要懷著對佛祖的無限敬仰,就可得到今生后世、世間和出世間的種種公德和利益。”司機扎西說,“今年恰逢藏歷木羊年,是嘎覺悟神山的本命年,選擇這時轉山會有更多的加持和功德?!?

“瀾滄江-湄公河之約”2015國際大學生玉樹夏令營活動的全體成員以噶覺悟神山為背景合影。劉佳琦 供圖
8月1日,整個活動進入高潮,全體師生將從玉樹結古鎮出發前往雜多縣去探尋瀾滄江文化源頭了。
早餐后,我目送著前去瀾滄江源頭的車隊駛出結古鎮向著雜多縣方向駛去。心里默默為他們的成功祈禱。事實證明,他們是很成功的。之后,我采訪了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大學生劉佳琦同學,她在活動結束后整理出他們前去探尋的紀實:
8月1日中午,我們從雜多縣出發了,16輛越野車的車隊離開縣城向瀾滄江源頭進發。我們畢竟是第一次身處如此浩大的越野車隊中探險旅行,同學們都很興奮,感覺每輛車都滿載著興奮和向往。我們的車隊翻高山,過埡口,穿草地,越河流。翻山時,同學們驚異于高山的險峻,也欽佩司機師傅嫻熟的技術和行駛山路的經驗;過埡口時,同學們內心充滿了戰勝五千米高海拔的興奮和激動;車子行進途中,有的地方是沒有路的,熟悉路況的司機師傅載著我們從草地和河流中飛馳而過。


大學生探尋瀾滄江文化源頭的車隊從雜多縣出發。劉佳琦 供圖
汽車飛馳過河時,我們特別喜歡打開車窗向外看,感覺越野車疾馳在水中是一件很酷的事情,飛速濺起的水花充滿了野性的美。玉樹的地理位置相對偏西,再加上海拔較高,因此日落時間比較晚。奔馳在草原上,我們也領略了黃昏和日落的壯美。
經過10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終于在晚上十二點左右到達了距離源頭不遠的宿營地。這時氣溫已經低到了零下,盡管大家都穿著沖鋒衣,但由于勞累饑餓各個都瑟瑟發抖,但氣氛依然充滿著興奮。我們的晚餐盛在一個個大盆里,放在地上的一個個草垛上,同學們蹲下圍攏,享用這頓別樣的自助餐,這樣的進餐方式我們還是頭一次。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我們又一次要在帳篷里而且是在草原無人區的帳篷里過夜,刺激好奇取代了驚恐。男生們此時也變得很紳士,幫女生們鋪好了床墊,拿好了被子,才開始準備自己的。晚上風很大,被褥數量有限,很多同學都是幾個人擠了一個被窩,晚上睡時還得把帽子戴好,把圍巾裹在頭上,身體素質好的同學照顧著身體不適的同學。
8月2日,同學們六點多就都起床了,只為了看到難得一見的草原日出。金色的陽光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灑在草地上,金光閃閃。氣溫很低,草地上和汽車的外殼上都結了一層薄薄的霜。簡單的早餐后,我們便乘車前往瀾滄江源頭。乘車走了一小段路后,由于草地沿途有大大小小的沼澤地,越野車無法繼續向前,全體同學只好下車步行前往。同學們結伴而行,或手拉手小心前進,或攙扶著身體不適的同學,就像當年紅軍過草地一樣。我們就這樣在一個個草垛和一片片沼澤中穿行,沿途偶爾需要從小河上跳過去,或者爬上爬下一個個山坡。同學們互相加油鼓勁,經過約1小時的徒步行進,終于到達了瀾滄江的源頭,見到了“瀾滄江源”的石碑。那一刻,老師和同學們都十分興奮,各自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激動的心情。玉樹州旅游局、雜多縣政府、復旦大學等主辦單位特地制作了一塊“瀾滄江-湄公河之約”的紀念碑,樹立在源頭旁邊的草坪上。紀念碑樹立后,所有探源的隊員們聚集在紀念碑前,舉行了簡單的儀式。

探源的隊員們聚集在紀念碑前,舉行了簡單的儀式。劉佳琦 供圖
雜多縣人民政府、玉樹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復旦大學、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廣西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華王集團以及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五國的學生代表分別向紀念碑敬獻了哈達。來自中外的學生代表在紀念碑前發表《共同的河流,共同的未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保護與發展青年宣言》,全體學生代表在紀念碑前以中英文宣誓,“從我做起,互相團結,愛護環境,珍惜每一滴水,努力宣傳發展瀾滄江-湄公河文化,在共同的河流中承擔共同的責任,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而奮斗!”接著,大家雙手舉起哈達在草地上連成了藏文“水”的字樣,用帶來的航拍器拍照留念。

大家雙手舉起哈達在草地上連成了藏文“水”的字樣。劉佳琦 供圖
此次玉樹夏令營瀾滄江源頭之旅頗為艱苦,卻也充滿了欣喜與溫馨。路途坎坷,坐在車上十分顛簸,連上廁所都不太方便,晚上露營也很冷,還需要徒步穿過草地、沼澤。然而我們領略到了絕美的風光,也收獲了溫暖的友誼。一路上見到了禿鷲、牦牛,住帳篷的體驗也讓人印象深刻。這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美好旅程。我們相信,保護水源的信念,青年的責任和使命,將從這里延續。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學生王志鵬手記:一路上,禿鷹盤旋,怪崖絕壁,一片高原異域風光盡收眼底。在這人跡罕至的漫漫征程上,只有勇敢的車隊在披荊斬棘,不斷前進,看著車隊卷起的滾滾煙塵,不由得讓人感嘆人類的勇敢、執著與智慧。露營在源頭附近的那個晚上,女生帳篷里,好幾個女生反應比較嚴重,但我看到大家都是齊心協力先幫身體不適的伙伴把床鋪鋪好讓她們睡下,拿出自己準備的藥給她們,男生們也都先來幫女生整理好才回自己帳篷。誰說80后90后獨生子女是嬌生慣養自私的一代?我所看到的大家都是互幫互助,先人后己,這樣的行為在海拔三千多米氣溫零度以下極其富有挑戰的環境中更顯珍貴。

用航拍器俯瞰拍攝的瀾滄江文化源頭。劉佳琦 供圖
同樣來自上海復旦大學的陳輝艷同學印象最深的事:一開始大家高原反應都比較強烈,但是活動安排又特別緊湊,簡直是“大學生極限挑戰夏令營”。一位老撾女生吃不下飯,身體不適,又要趕各種行程,出現抵觸心理,但是后來慢慢融入到群體中,能夠忍受各種路途奔波、適應高原環境,很嗨地和大家玩耍,露營時很熱情地幫助大家鋪床關燈。每個人在艱苦環境中都發生了改變,收獲了成長。
來自南京大學的李雨琪:在海拔5200的地方露營,跟著十余輛越野車翻山越嶺穿越無人區、草地和河流,體驗藏族文化和佛教文化,瀾滄江沿岸六國優秀大學生的交流……這幾天經歷了許多的人生第一次,累并快樂著,笑并收獲著,太多的感動和感謝都已記在心底,未來愿大家都能越來越好、友誼長存!
來自老撾的Somchit同學談他的感受,此次玉樹之行是他最難忘的經歷之一,印象最深的是青海地區藏民宗教生活,能親臨朝拜佛祖舍利,這對佛教徒來說意義重大。再有就是親臨參觀瀾滄江源頭,試想數千公里的大河竟源自小小溪流,這對他心靈觸動很深。
“這次活動使我更多地了解了藏區和玉樹,并且認識了許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活動的內容與湄公河有關,我相信會使青年深切地認識到保護自然的重要性。我衷心地希望還能再一次來到玉樹,這一方面是因為這里的文化展示了豐富的多樣性,它與我自己國家的文化迥然不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希望可以讓更多的柬埔寨學生也有機會來美麗的玉樹,了解它,學習它?!眮碜约砥艺奶茽N美同學如是說。
關于作者:火炎,中國日報駐廣西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