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李映青  >>  正文
李映青:云南稻作走出國門香飄南亞東南亞
李映青
2016年02月26日

記者從云南省科技廳獲悉,目前,云南稻作的品種和技術在越南、老撾、緬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廣為使用,云南的兩系雜交稻在國外推廣面積已達100萬畝。

對云南稻作走出國門,在東南亞、南亞多國倍受歡迎的原因,云南省稻作專家盧義宣表示,主要依靠三大“法寶”:一是云南稻作產量高,平均畝產高于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稻作畝產;二是云南稻米味道好,其清香、彈牙的口感與當地人民喜歡的大米口味十分接近;三是云南稻作物理性狀好,株高矮,抗倒能力強,而當地國家的稻作品種卻普遍稈子高,易倒伏。


云南稻作走出國門,在東南亞、南亞多國倍受歡迎(吳學華 供圖)

據云南省科技廳廳長龍江介紹,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使云南從開放的末梢變為開放的前沿,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中,云南稻作科技和產業正逐漸走出國門。云南稻作品種和技術已經在越南、老撾、緬甸、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家廣為使用,先后有1000多人次的科技人員到南亞、東南亞國家進行稻作科技指導,進一步擴大了云南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目前,云南已在緬甸、老撾、越南、孟加拉國、柬埔寨等國合作建立了農業科技示范園,在越南、緬甸、老撾等國建立了品種展示基地。“云南稻作平均單產現在已達400公斤,科技發揮了重要作用。”云南省科技廳廳長龍江說。


老撾百姓在云南稻作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種植水稻(吳學華 供圖)

高級農藝師吳學華是云南金瑞種業有限公司東南亞軟米雜交稻研究與開發中心副主任,剛從老撾回到昆明的他告訴中國日報記者,2014年,該公司到老撾烏多母賽省、緬甸曼德勒、仰光等地租地建設中心高產樣板田,并派出科技人員長期駐扎當地,指導當地和該公司簽約的老百姓按照公司要求規范種植稻谷。“2015年我們在老撾沙耶武里省租地12畝建設稻作小品種示范基地,租地40畝建設高產樣板田,試種了十九個云南稻作品種,其中’云紫一號’、’大粒香’、“云香優一號’在當地受歡迎,老撾老百姓看到農田每畝增產一兩百公斤,每畝增收六七百元人民幣,都很開心。”吳學華說。
在緬甸曼德勒,云南金瑞種業有限公司與當地百姓簽訂協議只要他們按照公司的要求科學種植,該公司保證以每公斤2.2元人民幣的收購價回購稻谷,而在此前,當地稻谷的收購價為每公斤1.4元至1.6元人民幣。吳學華告訴中國日報記者,“緬甸土壤肥沃,原來的稻田畝產就比較高,每年十月播種,三個月后就可以收割稻谷,按照我們的要求規范種植后,和我公司簽約的老百姓每畝可以增收三四百元”。

“我們在國外種植的大米在國內供不應求,消費者普遍反應大米口感好,經常一拉回來就賣斷貨。”吳學華說。“2016年我們將在老撾當地優選兩三個云南稻作品種,請老撾農業部的專家進行評審之后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我們打算分步走,第一步,先在沙耶武里省的每個縣都建設優選稻作的示范基地,逐漸擴大到老撾的各省。同時在老撾建設配套的農資服務部,銷售云南稻作良種、化肥、農藥、小型農機等。” 


高級農藝師吳學華用直播機栽秧

記者了解到,老撾沙耶武里省相關部門正在積極與云南金瑞種業有限公司溝通,希望該公司在該省投資建設一個精米加工廠,今年該公司的優質軟米研究開發中心也將在該省掛牌。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政府計劃推動建設云南優質稻作萬畝基地,促進當地農業發展。

“種一次水稻可以多年收割。”這聽起來像是夢想,但其實在云南已經成為現實。長雄野生稻起源于西非,擁有發達的地下莖,有較強的病蟲害抗性,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省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陶大云與云南大學農學院研究員胡鳳益,利用幼胚挽救的方式成功配置,并獲得了RD23/長雄野生稻雜交種F1代,選育很多后代群體。同時,利用長雄野生稻地下莖的多年生性狀,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品種。多年生水稻可以越冬,而大多數再生稻不能越冬。

“20年前我有一個夢,像種水果一樣種水稻的夢,把水稻從一年生變成多年生,就像果樹一樣。”胡鳳益說,目前,他們培育的多年生水稻已商業化推廣5000畝,在普洱、孟連、景洪、勐海等地試驗種植,有些品種多年生性強,一次播種可收割四五年;具有很好越冬能力,產量表現穩定。去年早稻畝產449.5千克,晚稻畝產450.2千克。“種植多年生水稻既減少了投入,又能起到很好的預防水土流失的作用,可謂一舉幾得” 云南省科協副主席戴陸園表示。


多年生水稻目前在普洱、孟連、景洪、勐海等地試驗種植成功(胡鳳益 供圖)

胡鳳益說,在西雙版納等雙季稻地方,這種多年生水稻一年可收割兩次,而在單季稻地方,一年只能收割一次,種了多年生水稻后,只要不破壞地下莖,免耕,還可套種蔬菜、小麥等作物。多年生稻的稻米屬于粳稻米,產量和一般的常規稻相當,每一季每畝可產500-600公斤,從第二個季節開始,生產環節和投入減少一半以上,表現在不需要購買種子、不需要育秧、不需要栽秧、不需要犁田耙田,不但簡化生產,而且減少勞動力的投入,適應機械化操作,經濟效益好。南亞東南亞大部分屬熱帶稻區,一年兩季,可以連作,未來計劃通過國際合作和企業運作的方式到東南亞南亞國家進行推廣多年生水稻,讓更多的區域認識多年生水稻,讓多年生水稻造福于更多的人。

云南省科技廳廳長龍江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云南稻作研究工作獲得包括973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行業專項、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等支持項目30多項;省科技計劃支持項目多達82項;發表科技論文200多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1項,其中以“楚粳28號”的選育及應用為代表,選育稻作新品種60多個。品種和技術累計應用面積5500萬畝、增產超過20億千克,直接經濟效益超過60億元。

關于作者:李映青,中國日報駐云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