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圍墻  >>  正文
圍墻:盛唐名詩人王昌齡之死疑云
圍墻
2016年09月23日

一 盛世亂局名詩人

公元756年,是唐天寶十五年,也是安史之亂影響最重的一年,唐玄宗李隆基為自己愛江山更愛兒媳的狗血不倫戀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盡管此時國難思良將,品學兼優的武狀元郭子儀同學開始以卓越的軍事才能演繹傳奇、平步青云、成就偉業,但是帝國最輝煌的一頁就此翻過去了!兵荒馬亂中,手握實權的各地實力派極其一致地不要臉地采取了騎墻觀望、待價而沽的態度!天下興亡,關我屁事?!它姓李又如何?不姓李又如何?只要手中有糧,兵強馬壯,保我世代富貴即可!百姓?那不過是一群待宰待殺的綿羊罷了!總公司董事長換誰當都是一樣的--只要分公司還是由我來簽單就夠了!

格局太小的人,難免行為乖張。

這一天,濠州刺史閭丘曉殺了一個人。那年頭,狂妄自大的地方大員殺個人就像摁死一只螞蟻沒啥大不了的。但是不講政治、放松學習的閭丘曉同志,此舉破壞了唐朝精神文明建設的大好局面,造成了無法估量的重大損失。因為被殺的不是打醬油的普通閑人。第二天,唐朝路邊社、詩協論壇、文壇大V博客、宗室微信朋友圈,都在瘋狂推送同一條消息:"偉大的軍旅詩人、邊塞藝術家、婦女之友、勵志成功典型、唐朝好干部--王昌齡同志遇害!"

出生于盛唐的王昌齡是有唐一代最著名的邊塞詩人。

《出塞》是他的代表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前面這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尚在感慨嗟嘆,后面那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立刻緬懷英杰,豪氣頓生,自信自負躍然紙上。

"秦"、"漢"二字以千年之前、萬里以外下筆,馬上使讀者將眼前月下的邊關同秦漢以來的歷史風情自然聯系起來,"萬里長征人未還"則是世世代代以來人們戍邊守關的凄涼離合寫照。

"龍城飛將"指的是漢朝名將李廣。李廣是特殊時期的驍勇戰神,"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講述的是李廣的神勇。當年南侵的匈奴十分懼怕李廣,可以說是望風而逃。不過恐怕王昌齡在這里使用李廣這個典故,不僅是在追憶李廣的傳奇戰績,也是在感嘆自身的仕途不順--因為還有一句話叫做"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更多的是帶有一線戰斗英模的悲情色彩,所以后面的"不教胡馬度陰山"就極其自然地將悲愴追憶與緬懷輝煌推向了最高潮。自信、驕傲、崇高、嘆惜等情緒瑰麗地結合在一起,使得這首邊塞詩作成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多少自命不凡心比天高的七絕高手都心服口服地承認這一點!

擅長七言絕句的王昌齡因此被后人稱為七絕圣手!

尤為難得的是王昌齡不僅擅長抒懷邊塞豪情,而且也可以將深閨怨婦和天真少女的哀思細膩描寫得入木三分、意境超群!

比如《閨怨》就寫得棒極了: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這句先是寫少婦興致勃勃,梳妝打扮上樓觀景,不過這里已經埋下伏筆,詩里在字面上已出現"愁"字,即是以"不知愁"反喻"就是愁",而"凝"字既可形容"妝容濃"亦可指"心情重"。何況春日風光無限好,上樓觀賞的不是出雙入對,而是形單影只,本身已暗示離別之苦。

后面"忽見陌頭楊柳色",觸景生情,楊柳是古人離別時的贈物,看見楊柳眼前亦浮現當時與愛人依依惜別的不舍場景,本來抒懷至此中規中矩,但是最后"悔教夫婿覓封侯"卻是點睛之筆,大部分人解讀此句普遍都認為此處將少婦"悔不當初"的心理表達得淋漓盡致。但是我覺得這樣看比較膚淺,只看到表層意思,沒看到更深層內容!因為詩里"悔"的內容是"教夫婿"如何如何……,此處先強調伴侶情深,夫君還是聽妻子話的!而且夫君不僅聽得進勸,而且覓得封侯、取得功名。有唐一代,"功名只向馬上取"!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是男人封侯拜相、博取功名的一條重要途徑,這難道不是在赤裸裸的炫耀夫君功成名就嗎?!尤其是在炫耀自己相(教)夫有道的功勞!

你看許多錦衣玉食人生贏家的婦人,動不動挎著LV抱著哈巴狗翻著白眼,向閨蜜向親朋向同學看似埋怨半是炫耀:"我家那口子經常忙得不著家,成天會議、談判、并購、考察……不知怎么會有這么多破事?!真希望他事業小一點多顧顧家里!"所以,詩文在這里不僅有哀怨有后悔有憂傷,但更有糾結微妙更有妻憑夫貴后的悵然若失更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感慨。

同學們,這才是全詩的高明之處,王昌齡比女人還懂女人,才寫得出這種糾結中的惆悵和得到后的落寞--這是愛情,也是生命!

 

二 疑案動機析初心

總之,這個偉大的詩人就這么死在濠州刺史閭丘曉的刀下。這是歷史上一樁懸疑的命案--殺人動機何在?作為一名專業人士,我特別執著于考究案件背后的作案動機。經過一番深入細致的研判,本人可以絕對負責任地告訴你們:我也不知道。

確實是不知道。歷史上關于這件事的記載少之又少。壓根沒有提到刺史閭丘曉的殺人動機。只是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中語焉不詳地說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故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史料有談及此中詳情。所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不能亂說。

好了,下面開啟八卦模式!此為分割線!!

對于這樁懸疑案件,不知道的事我們不可以亂說,但是不妨作一個推理--一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推理。

首先,從王昌齡的經歷和性格來看。

王昌齡出生在公元7世紀末,關于他的籍貫有好幾種說法這里不展開討論了(沒辦法,人一旦出名了就容易被別人拉去認老鄉,連西門慶這種人物的籍貫都有人爭得不亦樂乎),祖上也是大戶人家,只是到了王昌齡這輩家境已經貧困,只能一邊躬耕讀書一邊尋求仕進,到而立之年才通過科舉進入體制內。

但是科場得意,仕途卻蹉跎,王昌齡宦海浮沉屢次被貶,當然了,在唐代稟性耿介不肯獻媚而仕途失意者比比皆是,可以列一個超長名單,王昌齡只是其中之一,難得的是該同學無論何時何地都較好地保持了不忘初心、自信獨立的優點,既沒有像司馬相如那樣泡富婆騙家產養小三,也沒有像竹林七賢那樣嗑藥吃搖頭丸,更沒有像禰衡那樣跑去大老板曹操面前裸奔。

在他的詩作中一如既往地既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戰斗豪情(《從軍行》),又有"黃鶴青云當一舉,明珠吐著報君恩"的報國志向(《留別司馬太守》),還有"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的優美意境(《采蓮曲》)。盡管也有不服和諷刺,但是理想和擔當始終是王昌齡一生的主流!描述大唐盛世是王昌齡大部分詩作的重要背景。

公元756年,是李唐江山最為動蕩的一年,在這個一輩子熱血激揚、愛國忠君、胸懷抱負的詩人心中,他會坐視不管嗎?會不會想做點什么呢?當時,王昌齡被貶官至湖南龍標,按說是不能隨便離開龍標的,可他為什么會來到濠州(另有一說,是"毫州")呢?即使是因為天下大亂,朝廷的控制力減弱,他想離開貶所返鄉也不用經過濠州(毫州)呀?

所以他來這里應該是有目的,絕對是帶著某種使命,這和他的抱負有關,眼看朝局不穩大廈將傾,胸懷天下的他應該是憂國憂民地想做點什么報效朝廷。

 

三 天下大勢擇木棲

其次,從當時的政治態勢來看。

從李隆基如喪家之犬,逃出長安的那一刻起,他基本上已經喪失了統治這個龐大帝國的實力。從這個逃命中還不忘帶著前兒媳現老婆楊玉環一起風流快活的白發老人身上,我們再也看不到當年那個敢于反抗武則天匡復李唐江山的英武少年的風采。(所以不管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中,黎明和范冰冰再怎么賣弄床上的或者馬上的姿勢,也掩蓋不了那段歷史腐朽沒落的氣息)。

不過,不靠譜的李隆基逃命前好歹做了一件靠譜的事情--那就是任命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李隆基在離開長安后經歷了馬嵬驛兵變,像驚弓之鳥一直不管不顧地往西逃,太子李亨則到了靈武。此時,各地實力派蠢蠢欲動、虎視眈眈,不過百姓對太子李亨可能比較有好感、十分擁護,朝中實力派、書法家顏真卿也對太子暗送秋波,再加上能征善戰的郭子儀是支持太子的,經過一番考慮,太子李亨順應時勢登基為帝。

據史書記載,李亨的登基事后得到了李隆基的追認。這件事如此一來可就意味深長了,因為既然是事后追認的,那就說明之前李隆基有可能并沒想這么早就把皇位傳給太子,畢竟至高無上的權力誘惑太大,否則這種最高領導人的交班不至于李隆基沒有參加,程序上的這個瑕疵證明了登基準備上的倉促和前皇帝今太上皇李隆基的無奈。也正是因為如此,本來和太子李亨感情親密的弟弟永王李璘看到了權力真空中的機會,有想法又有實力(身兼數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的永王打算干一件出乎意料又合乎人性的大事--另立山頭。幾千年來,為了這個九五至尊的寶座,多少骨肉相殘、父子反目,這是人性,也是政治!

那么現在看來,公元756年天下動蕩不安,起碼有幾股大的勢力在左右局勢,好,現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唐朝"逐鹿中原"《非常勿擾》各位嘉賓上場:

1號嘉賓:前皇帝今太上皇李隆基一方(盡管衰弱,但是有大量疑似沉沒成本疑似ST股票可以盤活甚至翻盤);

2號嘉賓:前太子今皇帝李亨一方(羽翼漸豐、民心所向);

3號嘉賓:永王李璘一方(財雄勢大、班底優秀);

4號嘉賓:安史勢力一方(兵強馬壯、斗爭經驗豐富);

此外還有甲乙丙丁等其他宗室和地方實力派。

有意思的是王昌齡的兩個好朋友高適和李白也各為其主,加入了權力斗爭。高適是李亨一派的,而李白則被永王李璘所招攬。

在這個微妙的態勢中,王昌齡即使有心報國也要投靠有門。

請大家注意,王昌齡同學開始滅燈了:

1.出生在盛唐對帝國有深厚感情的王昌齡,是不會投奔安史勢力一方的,政治理念和民族文化差異太大,這個選擇基本可以排除;

2.太上皇李隆基一方呢?應該說對于李隆基,王昌齡是懷有復雜心理的,王昌齡的科舉入仕、為官治學是在李隆基執政時期的,他看到了盛唐的強大、繁榮和自信,但是也看到了玄宗晚年治國的荒唐和腐敗,尤其是王昌齡是在玄宗時期兩次被貶,為官三十載,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貶謫中度過的!說他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而且隨著玄宗的昏庸老朽,恐怕王昌齡已經對他失望透頂,哀莫大于心死!選擇李隆基一方,既不情愿不現實;

3.好了,那么現在就剩下李亨和李璘二選一!李亨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他當過太子,作為儲君,他積累了較好的民心聲望和政治資源,否則李隆基也不會無可奈何地追認了李亨登基的合法性。所以相較而言,李亨集團更有正統性。

等一下,場外的王昌齡親友團有一段視頻要插播!

我們不要小看當時友誼小船對王昌齡同學的影響。

有據可考的史料表明,李白和高適都是王昌齡的好朋友,經常交流、互贈詩文。在共同的興趣愛好上,這三人文學才情、至交友誼不相上下;但是在出身和際遇上,高適和王昌齡比較相近,比如說都是祖上大戶人家但出生時家境式微,都是性格開朗、游歷四方,都是中年科舉進入體制內從低級官員干起(王昌齡30幾歲兩次科舉才進入體制內,高適則是40幾歲科舉進入體制內),都是關注軍旅的邊塞詩人(后人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稱為邊塞四詩人)等等。

而李白和他們不同,在歷朝歷代的詩人中,李白是個異數,這種異數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出現一個,一般還有個別稱--天才!李白出身在西域的富裕家庭,生性浪漫、豪放不羈,一進入文壇便是領袖級的大家,即使后來進入體制內也是翰林供奉這種接近權力核心極其清貴的好職位,而且他在60幾歲的生命中從來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是不屑還是什么原因誰也說不清。

所以,其實李白是和王昌齡、高適不同的另一種非典型詩人。

因此,可以想象也不難理解,如果當高適和李白作為不同勢力的代表對王昌齡發出類似獵頭公司的邀請函時,王昌齡潛意識里會比較認同高適服務的前太子今皇帝李亨一方,而不會是李白服務的永王李璘一方。

 

四 文韜武略張宰相

再次,從王昌齡被殺的前后過程來看。

王昌齡是個傳統的文人,性格中的不足明顯,史書上說他"不護細行",即不夠謹慎、不修邊幅,在待人接物上不夠圓滑,官場上不能八面玲瓏,這在平時也許沒什么,但如果在錯誤的期間錯誤的地點遇上錯誤的人就很致命了。如果在非常時期,肩負重大使命來到濠州,那既要有膽略也要能屈能伸,個性和耿直是會害死人的。

閭丘曉這個人進士出身,在歷史上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之所以會被人們知曉是因為干了兩件大壞事,其中之一就是殺害王昌齡。

《唐才子傳》卷第二說王昌齡"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所以現在許多人說閭丘曉是忌妒王昌齡的詩學才情所以殺了他!但這個解釋太想當然也太膚淺。僅僅因為嫉妒才學,刺史閭丘曉就敢殺了一個朝廷命官嗎?!何況當時王昌齡盡管品級不高被貶謫但早已名動天下,就治學、交游和人品而言是一個名氣比較大的學者型官員,隨時有可能被南巡的中央首長提拔復出委以重任。身為刺史的閭丘曉不可能如此弱智,這樣小題大做沒有必要,也不符合政治家的利害計算,否則那么多年的組織紀律教育到哪里去了?還有沒有一點大局觀?還有沒有一點政治敏感性?

《舊唐書》說到閭丘曉,有這么一句"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也就是認為閭丘曉固執兇暴,統治嚴酷,狂妄自大,容不得不同意見。所以,"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中這個"忌",應該不是"忌妒"王昌齡的才華,而是"猜忌"、"疑忌"王昌齡此番前來的行為!那么這就可能和王昌齡此行的目的任務有關!

在"莫名其妙"地殺了王昌齡后,閭丘曉又干了一件更大的壞事--一件良心大大的壞的事、一件足以遺臭千年的事!公元757年,安史之亂的叛軍圍攻江淮重鎮--睢陽,睢陽守將張巡、許遠等人告急,唐朝宰相兼河南節度使張鎬急速增援,并傳令濠州刺史閭丘曉出兵營救。

在這里必須隆重介紹一下,即使在人才輩出的唐代,文武雙全的天縱英才也不多,但趕來救援的宰相兼河南節度使張鎬就是一個這樣天才的牛人。張鎬,字從周,出身汲郡張氏,才學淵博、文韜武略、豁達高義,入仕為官從左拾遺到宰相僅用了三年時間!!!這樣的升遷速度,簡直有些匪夷所思!!!我沒有考證過,不知道有唐一代有沒有人能破張鎬這個升官記錄。

在接到增援的軍令后,我們這位自私自利的刺史閭大人,竟然見死不救,坐視叛軍攻城!

孤立無援的張巡、許遠等守將為了把叛軍擋在豫東門戶之外,在睢陽保衛戰上演了中國歷史上最悲壯最慘烈的一幕!

城中--彈盡、糧絕、援盡!

出身文官的張巡身先士卒,帶著敢死隊反復沖鋒,以6千余人對13萬人的懸殊兵力,戰必勝、守必固、死必烈,最后缺少食物竟然殺了自己人作軍糧!!!

宰相兼河南節度使張鎬率領軍隊到達時,睢陽城已被叛軍攻破,張巡、許遠等守將全部殉國。趕到的張鎬發動了進攻,大敗叛軍,重新奪回了睢陽。

戰斗結束后,夕陽西下,悲憤的張鎬佇立睢陽城下,望著張巡、許遠等英烈付出生命保衛的這座城池--殘垣破壁、累累尸骸。擦拭了下眼淚,咬牙切齒的張鎬掉頭找到了閭丘曉,刀槍出鞘,追究貽誤軍機之罪。

《新唐書·文苑傳》對此有過一段極為精彩的細節描述:死到臨頭的閭刺史露出一副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

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才,一句話就把他擋了回去:"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震聾發聵:王昌齡的雙親又有誰來供養?!

閭丘曉聞聽此言,默然無語。

張鎬冷冷地一揮手,行刑士兵一擁而上直接杖殺了閭丘曉!!

史書上的相關記載應該是可靠的,因為這屬于成功平叛后的軍紀追責和痛打落水狗,沒有涉及太多的利益紛爭,史家沒有必要杜撰。

我們看了這段歷史,覺得十分解恨。可是這里頗多耐人尋味的反常之處:

第一,歷史上好像并沒有記載過張鎬和王昌齡有交情。他們這種才華橫溢的文人,如果有交往會留下詩文、軼事或相關記載,但是沒看到類似的記錄。那么張鎬在駁斥閭丘曉時為什么反問:"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而不是問"張巡之親,欲與誰養?",或者"許遠之親,欲與誰養?",或者"睢陽城內百姓之親,欲與誰養?"這是一個十分反常的事。

第二,在張鎬駁斥后,閭丘曉并沒有抵賴,也沒有辯解,而是默然無語。這是為何?像他這種貪生怕死、剛愎自用的官員,為什么不辯解?為什么沒有解釋自己殺王昌齡的原因?怎么沒有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給死無對證的王昌齡?難道對于王昌齡的真正死因,張鎬和閭丘曉都是心知肚明沒有挑破而已?!

第三,史書上說張鎬對閭丘曉的處置是直接"杖殺"。明末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唐時自簿尉以上即不加杖刑。張鎬杖殺閭丘曉,時開軍政大員直接誅殺地方官吏的先河。

現在許多文人,認為刺史閭丘曉因為忌妒官員王昌齡才華而殺了他,然后宰相張鎬又由于惋惜王昌齡的才華而杖殺刺史閭丘曉為王昌齡報仇--我一直在納悶這幫文人騷客是太天真幼稚還是搞基英劇看太多了?!作為一名老練的政治家,張鎬怎么可能為了一時沖動的文藝青年情懷,法外擅刑殺死一名刺史?!

 

五 一片冰心歸何處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推理出一種極大的可能性:安史之亂爆發之后,在好朋友高適的邀請下,始終胸懷天下和理想未泯的王昌齡決定報效國家,接受任務,為新登基的皇帝李亨打前站,離開貶所來到濠州協助刺史閭丘曉開展工作。這種協助既有參謀服務也有監督制衡,可是王昌齡的書生意氣觸怒了剛愎自用狂妄殘暴的刺史閭丘曉,最終引來了殺身之禍,而處在權力中樞的宰相張鎬對這一切是清楚的。

所以睢陽失守后,新仇舊恨一起爆發、怒發沖冠的張鎬直接杖殺了閭丘曉。行刑前為打消閭丘曉的求生幻想,張鎬才提到了王昌齡之死,而閭丘曉明白張鎬對內幕詳情了如指掌自知難逃一死默然伏法。

歷史湮沒了許多人和事,已經無法徹底還原事實真相。我輩只能感懷千年前的愛恨情仇,追尋一些脈絡、抽絲剝繭、解疑釋惑。

今時今日,小學教材里收錄了不少朗朗上口的唐詩。有一次,我聽到女兒在奶聲奶氣地背誦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彼時彼刻,我仿佛看到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傲立南國煙雨中,傾訴著自己的家國情懷。

只是千年之后,一片冰心歸何處?

【責任編輯:管理員】
南強學子,法律職業。讀書有疑,觀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