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楊軍  >>  正文
楊軍:貴州“較少民族”的期盼
楊軍
2017年04月01日


羌王胡政勇  楊軍攝

少數民族文化面臨流失的威脅

20年前,胡政勇繼承父親之位成為貴州省江口縣漆樹坪的新羌王,漆樹坪是貴州省唯一的一個羌族聚居村寨。
今年47歲的胡政勇,住在江口縣桃映鎮,在位的這20年,他明顯體會到了“羌王”的不同意義。胡政勇說,“以前,在我們這個‘大家族’里所有的事都是我父親說了算,但是現在,我的主要職責就是在有重要節日的時候,把大家召集回來。”
大多數年輕人都離開了這座羌族山寨,留下的是一些老年人、婦女,和不愿意離開、仍然在堅守村寨的少部分中年人。
胡政勇最擔心的是,隨著愿意留在羌寨里的人的減少,有一日這根維系“大家族”團結的紐帶會消失。
胡政勇已在銅仁市開了三家餐館,他說:“現在想把族人全都召集在一起實在是太難了。對于一些村民來說,花一天的時間趕回來還不如他們在外面賺一天的錢。
據胡政勇介紹,羌族人是非常信奉祖先,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符號,但隨著大量的年輕人外出打工,樂意保護、繼承這些傳統文化和習俗的人已越來越少。
貴州有著眾多的少數民族村寨, 5萬人及以下的世居少數民族有瑤族、壯族、畬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滿族和羌族等8個,貴州省將這些少數民族統稱為“人口數量較少民族”。
 

位于銅仁梵凈山深處的貴州省唯一的羌族村寨 楊軍攝

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共有65個,主要分布在黔東南自治州凱里市、黎平縣、榕江縣、從江縣、麻江縣,黔南自治州荔波縣、獨山縣、平塘縣,黔西南自治州望謨縣和銅仁市江口縣等10個縣(市),總人口10萬余人,其中貧困人口2.8萬余人。
據貴州省民宗委介紹,這些人口數量較少民族不僅生活環境十分艱苦,還面臨著現代社會發展的沖擊。
凱里市民宗局副局長張玉光表示,語言是身份認同的重要標志,若不盡快讓他們脫貧致富,這些人口數量較少民族的語言很有可能會日漸消逝。
據張玉光介紹,由于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互聯網的普及,凱里市60歲以下的仫佬族人大都不會說本族語言了。
張玉光說:“從政府的角度來講,如果幾乎沒有人會說本族語言,那么我們也無法保護了。”張玉光認為,政府應當采取更多的措施來保護這些少數民族的獨特文化,如他們的傳統節日和民族服飾等。
他說,“政府應該多鼓勵少數民族說自己的語言,甚至可以把他們的語言列入公務員考試當中。” 

提高生活水平是文化能否傳承的根本

羌族現有人口約31萬人,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中人數較少的民族之一。
羌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四川,貴州的羌族人口僅1600人。由于生活在山區,缺乏平坦的耕地,他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胡政勇說:“我非常理解村民們為什么選擇外出打工,因為待在村子里他們也做不了什么。”
四年前,漆樹坪非常貧困。人均年收入僅1000元,很多村民都選擇進城務工。不僅如此,當時的交通也極為不便,2003年修通了一條泥路,直到去年才鋪上了柏油路。
胡政勇說:“以前,我們村的男青年娶媳婦都很困難。”
雖然外出務工的人能給住在漆樹坪的家人提供生活保障,但這些常年在外的族人也面臨著傳統文化流失甚至是民族特征丟失的威脅。
胡政勇談到,大部分從村子里出去的年輕人都是在城市里做油漆工和裝修工,只有小部分人是自己做生意。

 

擁有七百余年歷史的復興村仫佬古寨   楊軍攝

居住在貴州河谷地帶的仫佬族,同樣非常敬重祖先,然而這里的年輕人也都常年在外。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貴州省仫佬族現有人口約21600人。
貴州麻江縣復興村的金元秀今年31歲,有兩個孩子,是為數不多的仫佬族常住居民之一。
十年前,金元秀說著流利的普通話,外出打工了六個月。由于長期同父母、孩子分離,她不得不辭工回家。她說:“在外地,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我的父母和孩子,他們會不會生病,有沒有人照顧他們?”
回到家鄉后,金元秀開始琢磨怎么更好的創業,并嘗試用仫佬族的祖傳配方生產灰撥豆腐去售賣。
灰撥豆腐是復興村仫佬族人珍愛的特色小吃,其特色是將豆腐制好后,用野生桐子殼或酥麻秸稈燒成灰,包裹在豆腐塊上面,食用時口感細嫩、豆香濃郁。
在政府的扶持下,金元秀生產的灰撥豆腐名氣越來越大,現如今,不僅縣城的超市里擺上她的產品,很多外地客人還慕名要求她郵寄。在她的帶動下,復興村的很多村民也由此脫貧致富。
 

制作仫佬族特色食品---灰拔豆腐  楊軍攝

胡政勇表示,吸引年輕人返鄉的關鍵是發展旅游業。為了吸引游客,去年,漆樹坪除了鋪設柏油路,還修建了展館和畫廊來展示羌族文化和手工藝品。
他希望有旅游相關企業能看到羌寨發展的潛力,投資旅游,這樣不僅能增加就業機會,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還能帶動更多的村民回到家鄉。
據了解,2016年底,貴州省政府印發了《貴州省扶持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整體脫貧實施方案》,旨在切實加強對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的政策扶持,實現整體脫貧。并計劃到2019年末,65個貧困村基本實現全面小康。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貴州正通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加大產業扶持,同時圍繞產業發展需要,加強就業技能培訓。
不僅如此,貴州還提出將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公共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村有文化室或農家書屋,有民族文化活動場,有公共體育健身場所和健身設施,滿足貧困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傳承保護優秀民族特色傳統文化,推動民族文化產業化。

關于作者:楊軍,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