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鞠傳江  >>  正文
鞠傳江:4000米西藏高原發展綠色蔬菜紀實
鞠傳江
2017年07月24日

白朗縣蔬菜示范園里的藏族職工在管理立體栽培的蔬菜。(鞠傳江 攝)

在西藏高原,有著西藏“糧倉”之稱的日喀則市白朗縣,如今正成為西藏最重要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不產蔬菜的高原何以使瓜菜飄香?成為新興產業?正是一批批山東援藏干部和蔬菜專家的不懈努力演繹成了4000米高原的綠色蔬菜發展變奏曲,使越來越多的藏族農民走向了富裕之路。

序曲:手把手教藏族農民種菜

很難相信在離珠穆朗瑪峰300多公里的日喀則市白朗縣,海拔近4000米的田野里樹立著一座座蔬菜大棚,在樹蔭下藏族老農不時舉起剛采摘的西瓜向過往的車輛示意購買。記者走進巴扎鄉彭倉村70多歲老支書邊巴頓珠家的蔬菜大棚,看到他正在整理著剛開花的西紅柿,他是全縣最早跟隨山東濟南的蔬菜專家學習種植大棚蔬菜的藏族農民之一。如今他和兒子管理著幾個大棚,過去種青稞每畝只有2000多元收入,而種植大棚蔬菜每個棚可以收入8000多元。

據老人介紹,祖祖輩輩以青稞為生的當地村民,以前只露天種過白菜、蘿卜和土豆,可要在大棚里種西瓜、西紅柿和辣椒對他們是非常困難的事情。1998年,政府和山東援藏干部動員村民種植大棚蔬菜,并免費提供了大棚、菜苗和技術支持。但是許多人對種菜需要學技術持疑慮和畏難情緒。

"山東來的‘老張’來手把手地教我們種菜,村民們也逐步嘗到種菜的好處,現在村里每家都種植了蔬菜大棚。西瓜可以賣到10元錢一斤,種菜使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啦!” 邊巴頓珠說。

1998年,濟南市第二批援藏干部針對白朗縣經濟結構單一、農業產業滯后的現狀,引進了大棚蔬菜種植,彭倉村就是試點村之一。被稱作“老張”的蔬菜專家叫張際明,自2000年從山東濟南來到白朗縣推廣蔬菜種植技術,他在高原已經工作了17個年頭,以至于各村村民都親切地喊他叫“老張”。

一代代山東援藏干部和先后近50名山東蔬菜技術人員將種植蔬菜的經驗和技術傳給越來越多的藏族群眾,白色蔬菜大棚在高原也越來越多。截止到目前,白朗縣大棚總數達到5428座, 3200多戶藏族群眾種植大棚蔬菜面積1.17萬畝,年產蔬菜5000萬斤,產值超過1億元。

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70多歲老支書邊巴頓珠正在自己家的蔬菜大棚里給剛開花的西紅柿打杈。(鞠傳江 攝)

變奏:讓現代蔬菜農業在白朗開花結果

山東是蔬菜大省,雄厚的技術和人才儲備成為援助西藏白朗發展蔬菜產業的優勢所在。

據八批山東援藏干部、白朗縣常務副書記黃曉廣介紹,在西藏種植蔬菜面臨著高原氣候、藏族農民文化水平低、技術推廣和蔬菜品種適應性等眾多難題。但是,這里陽光充足、土地肥沃、沒有污染又是生產綠色蔬菜最好的條件。

“我們堅持19年在這里推廣蔬菜種植,蔬菜由小苗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現代蔬菜產業已經在這里開花結果!” 黃曉廣說。

讓一戶甚至一個村的藏族農民種植蔬菜容易,讓千家萬戶藏族農民利用現代技術種菜則絕非易事。

在白朗綠色蔬菜發展有限公司的示范園里,現代化智能溫室大棚里各種蔬菜長勢喜人。主人讓我們品嘗了園區里已經成熟的各種瓜果和葡萄,特別香甜。山東蔬菜專家張際明是這座示范園的技術負責人。他介紹,這座西藏最先進的蔬菜示范園是種植技術推廣中心、科研中心、蔬菜檢測中心和種苗培育供應中心。

“全縣所有從事蔬菜大棚種植的藏族同胞都來過這里學習和培訓,我最自豪地是讓我的蔬菜種植知識和技術變成藏族同胞的財富!” 張際明說。

這位17年如一日教藏族農民種菜的專家,如今已經54歲,在記者采訪期間每5分鐘就會接一個農民的咨詢電話,在全縣鄉里他擁有4000多個蔬菜種植“徒弟”,現在他的許多徒弟也被別的縣聘請做蔬菜技術員呢!這里所有人都叫他“老張”,當地許多藏族農民都會聽懂他的濟南話。

的確,白朗蔬菜的發展“老張”功不可沒,大棚分布在3900米至4200不同海拔,他的腳步留在了白朗11個鄉鎮農民的每一個蔬菜大棚里。從剛開始的被人拒絕,到藏族兄弟的人見人愛。張際明教給他們建棚、育苗、剪枝杈、施肥、生物驅蟲、甚至教他們怎樣認識稱,如何賣菜。他愛上了這方土地,從他那黝黑臉堂上可以看出的確已經變成了一位地道的西藏漢子!

他說,這里推廣的每一種蔬菜都要經過嚴格篩選、試種、改良。這一示范園的蔬菜品種有116種,其中主推品種36種,隨季節培育各種蔬菜種苗,一次可以培育30萬株菜苗,然后半價賣給農民。

目前,白朗已經擁有先進成熟的蔬菜生產技術推廣體系,智能大棚、地膜覆蓋、節水灌溉、綠色無公害種植、生物肥料等現代農業的各種技術得以推廣應用。

白朗綠色蔬菜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洛杰介紹,去年,白朗縣又從山東引進了袖珍貝貝、春蘭、桔紅彩椒等20多個優質瓜果蔬菜新品種,現大部分試種成功,并將陸續向農牧民群眾推廣種植。

白朗縣蔬菜示范園里蔬菜專家張際明在給藏族職工介紹蔬菜苗的管理方法。(鞠傳江 攝)

合奏:打響白朗蔬菜品牌

西藏日喀則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山東第八批援藏干部領隊馮繼康坦言,山東蔬菜已經在白朗扎下了根,得以普及,形成產業,但要在西藏甚至在全國叫響品牌還要走很長的路,山東援藏干部和技術人員的接力棒要一代代傳下去。

“要在西藏打響白朗綠色有機蔬菜品牌,需要當地農民、企業和更多科技人員的齊心協力!” 馮繼康對《中國日報》記者說。

目前,白朗縣成為西藏最大的高原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擁有特色蔬菜產業基地面積已達1700畝;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種植3000畝,重點維護建設標準化示范基地25個。白朗已經成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旨在推動蔬菜產業轉型升級的《白朗蔬菜產業發展規劃》也開始實施,向特色有機蔬菜轉型,正在走公司+基地+農戶的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蔬菜規模發展之路。

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藏族農民在給客人介紹地里剛摘下的西瓜。(鞠傳江 攝)

記者走進白朗中農圣域農業生態園,只見一座座長300米、寬20米的陽光蔬菜大棚里種植了冰桃、冰葡萄、哈密瓜、西紅柿等不同瓜果蔬菜。這也許是國內最大的蔬菜大棚,每個占地9畝。全智能化控制,通過計算機就可以控制水肥、溫度、監測整個大棚內農作物生長情況,記錄農作物生長數據等,公司方計劃將這一園區發展成為特色蔬菜規模種植的示范項目之一。

包括珠峰萬畝有機蔬菜基地等一批新蔬菜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之中,同時引入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進行蔬菜產業規模開發,白朗蔬菜產業正向新的發展方向前進。

關于作者:鞠傳江,中國日報山東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網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