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孫瑞生  >>  正文
孫瑞生:生在汾河邊
孫瑞生
2017年08月07日

我出生在山西省寧武縣東寨鎮,就是三晉母親河——汾河的發源地,打小在那里生活,直到進縣城讀高中才離開。對汾河的記憶之深、感情之深,難以言表。汾河從村子前面流過,晝夜不息,嘩啦啦的水聲伴隨著我一天的生活,直至晚上進入甜蜜的夢鄉。那時我們從不叫它“汾河”,而是簡單地稱呼它為“河”,在炎熱的夏季,中午放學或是暑假,只要伙伴們有人招呼一聲:“下河耍水”,便呼啦啦蜂擁而至。聽得河里撲通撲通的水聲響成一片,歡呼聲、叫罵聲、打鬧聲,此起彼伏,好似活蹦亂跳的魚兒。冬天我們用自制的冰車在河上滑冰,棉帽、棉襖、棉鞋上全結了冰,整個人就是一個“冰人”,手指凍得發麻,也舍不得回家。

汾河啊,汾河!你帶給我多少童年的樂趣!

碧波蕩漾的汾河源頭位于山西省寧武縣東寨鎮。  孫瑞生 攝

1982年,我進縣城讀高中,離開了朝夕相伴的汾河,生活似乎缺少了點什么,緊張而艱苦的高中生活讓我對歡樂而幸福的童年更多了一些懷念。暑假回家,也不再下河耍水,要么在河邊洗洗衣服,要么在河岸上讀讀書。那時鎮上缺少文化生活,互聯網還沒有,日子閑得慌,唯一的樂趣就是幾個好友溯河而上,高談闊論,頗有一些“恰同學少年,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意味。到了汾河源頭,掬起那清澈而又冰涼的泉水,喝上幾口,真是沁人肺腑,無比清爽。

在高中的地理課上,我第一次知道汾河的源遠流長,它絕不是我小時候印象中的那條打村子前面流過的小河,它發源于寧武管涔山腳下,在運城市萬榮縣榮河鎮廟前村匯入黃河,它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

1985年我上了大學,來到省城太原,漸行漸遠,汾河成為魂牽夢縈的記憶。記得在入學的第一次班會上,我用非常濃重的家鄉話作自我介紹,大家對寧武這個晉西北的偏僻小縣知之甚少,但當我說到我的家鄉就是汾河的發源地,那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同學們個個爭先恐后,都表示想去寧武想去汾河源頭看看。這時,因為汾河,我多了一些自信和驕傲。尤其說起家鄉的萬年冰洞、馬侖草原、天池、支鍋石等自然景觀,心中感到無比的自豪。

大學時代,我也曾悄悄地喜歡上一位晉南的姑娘,并借汾河抒發自己的感情:“我住河之頭,君住河之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汾河水。”

現在想來,頗有幾分“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

俯瞰太原市汾河公園南中環橋。  孫瑞生 攝

從我記事起,汾河上面就有了橋,方便人們通行。然而母親說,汾河上面有橋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在她小的時候,河水很大,有齊腰深,且河上沒有橋,要去對面的鎮子上買點油鹽醬醋,過河是件很發愁的事情,需要靠男人們往河對岸背。

當老師的父親也對我講,古代的汾河大得無法想像,據說當年秦始皇修阿房宮時從管涔山上砍伐了不少巨木,都是通過汾河漕運到陜西咸陽的。之后歷朝歷代每有重大工程都從管涔山取伐木材,由于陸路交通不便,皆采取河運。

我也從史書上看到,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率領群臣到河東郡汾陽縣(今萬榮縣)祭祀后土,乘坐樓船泛舟汾河,飲宴中流,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寫下了千古絕調《秋風辭》,里面有這樣的詩句:“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可以想見,汾河當年是何等壯觀!

而老一輩著名歌唱家郭蘭英所唱的《汾河流水嘩啦啦》更是讓汾河名滿天下,婦孺皆知。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有水快流”思想的錯誤指導下,全國上下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寧武這個既有森林又有煤炭的晉西北資源富縣,一時熱鬧非凡,公路上裝滿木頭和煤炭的車輛絡繹不絕。那時在寧武縣東寨鎮就駐扎有全省八大林局之一的管涔山森林經營局,而在汾河源頭建有全縣最大的國營煤礦——東汾煤礦。對管涔山區茂密的森林,國家大肆采伐,個人小打小鬧,一時偷砍亂伐之風盛行,許多游手好閑、不誤正業的人靠走私木材發家致富。兒時一出門就能看見的茂密森林,被統統剃了光頭。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國家全面放開煤炭開采,允許個人經營煤礦,一時間,寧武的煤礦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一個10多萬人口的小縣,大小煤礦多達100余座。而一段時間,隨著私挖濫采之風的興起,寧武境內的“黑口子”據傳有成千上百個,在強大的經濟利益驅使下,汾河流域也未能幸免,汾河兩岸原本蒼翠欲滴的山體,被挖得滿目瘡痍。

由于私挖濫采,地下水資源和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汾河河床祼露見底,經常出現斷流,“汾河流水嘩啦啦”風光不再,成為絕響。兒時那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地方在我眼前徹底消失。

“不要帶血的GDP”、“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下大決心保護生態環境,山西也祭起了“保護母親河”的大旗,為了讓千年不息的汾河免遭斷流的危險,山西省政府毅然下令,取締管涔山森林經營局的采伐職能,保護植被,涵養水源。同時也關閉了地處汾河源頭及沿岸的大小煤礦。

通過一系列保護水源的措施,汾河源頭的植被逐步得到恢復,干涸多年的河床又有了涓涓細流。

特別是隨著2003年引黃入晉工程的建成,洶涌澎湃的黃河水由萬家寨一路翻山越嶺、高歌猛進,在寧武縣頭馬營村注入汾河,汾河水量由此大增。“汾河流水嘩啦啦”的美景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在臨汾,夜游汾河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旅游項目。  孫瑞生 攝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國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引領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征程上闊步前行。

實施汾河流域生態治理修復與保護工程也成為山西省委、省政府推進生態文明、加快建設新山西的重大戰略決策,成為惠及三晉人民、蔭被子孫后代的惠民工程。

汾河作為山西的母親河,從北到南,流經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6市的29縣(區),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

如今,碧波蕩漾、甘甜芬芳的汾河水,不僅一如既往流進省城太原的千家萬戶和大小工廠,為400多萬市民提供源源不斷的生產和生活用水。同時汾河公園也成為太原市城市面貌的一大亮點和市民休閑娛樂的極好場所。

“放眼輕舟悠遠處,高樓倒映萬千家。”在太原市民眼中,汾河就像城市顧盼生輝的眼睛,又像一條閃閃發光的飄帶,因為汾河公園的存在,太原市民的幸福指數提升了一大截。

在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的臨汾,汾河也成為城市的地標和文明的象征。在燈火輝煌的夜晚,乘坐古色古香的畫舫泛舟汾河,眼望一川清水、兩岸錦繡,那是臨汾市民最大的享受,其情調絲毫不亞于南京的秦淮河。而且臨汾市近年來致力于打造北起霍州、南到侯馬的百里汾河生態經濟帶,使之成為臨汾經濟崛起的新引擎。

汾河,以它波瀾壯闊的氣勢,正在書寫三晉文明的壯麗篇章!

關于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