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李洋  >>  正文
李洋:別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李洋
2018年03月23日

李敖駕鶴西去。對臺灣來說,那是祖國的方向;對李敖而言,祖國才是他的故鄉。葉落歸根,其實他本就從未離開。

在一個島上一呆就是近70年,李敖的視野卻從未囿于地理的邊界。他始終從歷史,尤其是中國歷史中汲取營養,家里的幾十萬本書就是他再造的精神故鄉。那些分門別類,靠剪刀和膠水組建的龐大的資料庫是他100本書的基礎,也是他維持自己與祖國文化認同的紐帶,更是他罵人時旁征博引的“彈藥庫”。

被他罵過的三千名人,活著的應該暫時松一口氣了,因為他走了。死了的則要緊張起來了,因為他真的來了。他始終與時代保持著這幾十萬本書的距離。進可攻,入世罵人;退可守,進屋剪貼,為再罵人準備彈藥。

與一般躲在書齋里的死心眼的“書袋子”不同,李敖這個袋子兩頭兒透氣。書本從這頭兒進去,被他分類剪碎,貼到紙上,放進資料庫,那頭兒則是他的筆和嘴。他可謂最后一代擅長實用考據的傳統文人。只不過真正的考據學家是為了治學,李敖則是為了罵人。

一個聰明、勤奮、善辯,終其一生在史料中找段子罵人的李敖,一旦開口,在臺灣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在短促的交鋒中占到上風。他的風格像極了泰森,幾個回合,憑借充足的爆發力、速度和躲閃就足以擊倒對手。何況他選的罵人對像有這樣的規律:凡是大家,必是死掉的,凡是活著的必是業余選手,但大都有社會地位和影響。

用歷史典故和段子罵名人,說白了是給圍觀者,尤其是年輕人提供一種搗毀圣像般的發泄機會,制造一種虛幻快感,在這個移情的過程中,他則自塑為民代言的俠義形象。反權威是成為權威的捷徑,也是圈粉的妙招。

李敖永遠只破不立,以破為立。幾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凡事堅持下來就會有輩分和形象的資本積累。歷史增加了他的說服力,段子則豐富了他立體的性格,給人制造立體的親近感。

李敖的100本書,大都是發泄自己和供年輕人發泄之用。96本盜版書很多包的是色情書刊的封面,給年輕人看的嘛。李敖后期很多所謂著作,不過是他電視節目的校本或雜文的合集,索然無味。他的文字掰開揉碎,就會發現,史料是史料,情緒是情緒,時事是時事,就像消化不良的排泄物,時間長了風干了,也就碎掉了。他沒有創造的心思,也沒有創造的能力,最擅長的是剪書和粘貼。毀書不倦。

放在島內的思想界、學術界和文學界,李敖有一席之地。視野再拉遠一點,在國內,李敖的身份首先是脫口秀主持人和作家,至于學者、思想家、文學家的身份,他還是扛不起來。不要因為能罵魯迅,就獲得了比魯迅更高的地位。

他很真誠,至少表面上是。這是他的優點。放蕩不羈的人不是因為本性,而是因為他們大都給自己制造了一種唯我獨尊的幻境。一輩子制造和維護下來,真的也就舍我其誰了。李敖就是這種,比同輩人更加野蠻地閱讀和為了戰斗而準備考據資料,最終把他的這個幻象維持到了生命的盡頭。

大凡這種生活在自我幻象中的人都是極好的演說家。因為要別人信,首先自己要信。讓自己信最好的辦法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大都對自己的所思所想深信不疑,因此總能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言為心聲,他們的心就是那樣,演講起來才動聽。

至于李敖標榜的所謂大時代背景下坎坷傳奇人生和求學經歷。只是一個跨界名人為了維護和豐富公眾形象包裝的簡歷,也是自我幻想的磚瓦水泥。一個擅長考據的人,怎會放過自己的歷史。其實,每一位經歷了上世紀民族國家風雨的老人都會有一段曲折的過往,只不過他們大都選擇了遺忘,諱莫如深。活到今天,他們配得上他們所遭受的苦難。

不論如何,我們還會經常想起他,作為一個有趣的靈魂。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