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李洋  >>  正文
李洋:送香奈兒?你們打破封口費的行規了
李洋
2018年08月06日

一家地產商工地上出了事故,負面新聞不斷。召開媒體見面會:負責往返機票、五星級酒店,進門就是大信封,還有香奈兒呢。
? ? ? 這么多年了。老板還是那“三板斧”,以前挖煤,現在蓋房。
? ? ? 有意思了,同一場見面會,翻翻媒體的報道,基本可以分為三類:聲情并茂“忠實”報道的、發個通稿了事的、拿香奈兒說事兒的。
? ? ? 第一類少見厚禮,第二類多多益善、第三類收不收都有可能。因為其中很多是所謂自媒體人,不都叫記者,叫媒體人恰當一些。
? ? ? 見面會了成了事故的第二現場。公關有責任。怎么選的人?誰聽話,誰不聽話,不知道嗎?再說了,封口費不是這么給的。配上一盒香奈兒,你這還嫌事兒小嗎?
? ? ? 難怪企業因為給媒體塞紅包又成了公眾口誅筆伐的對象,正常。相比金錢開路的企業,我倒覺得媒體人收錢更可怕。你可能住不上“五星級”的家,但你必定逃不脫媒體的浸泡和洗滌。
? ? ? 若非在這個行當,很難讀懂新聞背后的新聞。專業點說叫媒介素養,通俗些就是一個人好不好忽悠。媒體人素質越高,新聞說實話,對受眾要求就越低;反之亦然。碼字兒的人不行了,讀者沒點頭腦就被帶溝里去了。
? ? ? 有點像足球,你看發達國家的球迷,就傻樂,你看中國球迷,盤口、手勢、眼神、戰略戰術,門兒清。
? ? ? 靠軟文和點擊活著的自媒體不需贅言。反倒是傳統媒體(包括門戶網站)在內的記者把大信封看作一種跑口兒的福利,最后的陣地也沒了。媒體失守,被“豆腐渣”的不是工程,而是大腦。
? ? ? 企業或者行業的跑口記者有這樣一種自我安慰的模式:除了出大事兒,平時什么產品發布之類的,這錢我拿不拿,稿子基本都是那么寫,無礙受眾觀瞻。時間長了,拿,也就習以為常了。
? ? ? 孩子的疫苗都造假,寫稿字筆尖歪點兒算什么呢?結構性失信的社會,媒體也不會幸免。
? ? ? 幾年后,從媒體跳槽到伺候自己幾年的公司的人不在少數。公司也喜歡這種人才,以夷制夷,用媒體人招待媒體人,穩準狠啊。
? ? ? 舉目皆是新聞民工,擔當和操守也就成了稀缺品。新聞媒體成了社會跳板,職業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在很多人那里蕩然無存。
? ? ? 八年前,參加過一次媒體記者“革命老區行”活動,當時還沒有微信,建的是qq群,幾十人的樣子。今天早已沒人說話,偶爾說一個人還在原單位做著記者,引來眾人嘲笑,你怎么還在做記者?
? ? ? 工作幾年還在做記者,收入上自然被跳走的前同事拉下一大截。從而有一種怪現象,老記者、老編輯被認為是沒有本事、沒出息的代名詞,這和發達國家剛好相反,資深記者和編輯往往被認為是一個社會的寶貴財富。
? ? ? 新聞媒體都認為自己“人才流失”嚴重。這是一個不恰當的提法,仿佛流失的都是人才。誠然,每個人都有職業選擇的自由,但如果一個行業出現了全行業性的向錢看,尤其媒體行業,那么這個行業的原本必須的公共性屬性就會大打折扣。媒體的危機,就是社會的危機。
? ? ? 但身邊很多80年代到90年代初大學畢業的前輩,對新聞事業還保留了強烈的使命感和歸屬感。他們身上那股求真務實的勁兒,再往后的入行者明顯弱了很多。
? ? ? 80年代就像個楔子。代溝不可逾越。
? ? ?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很多媒體都在做紀念性的報道。每到大日子,就說能吃上肉,能出國玩了,俗了。不如多探討一下改革開放中我們丟了什么?是為紀念。四十年經濟飛速發展,職業操守、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社會公德,哪一個比四十年前進步了?
? ? ? 古語云,“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但對很多媒體人,廟堂太高,江湖太遠。一個本應擔起道義的行業退回到個人的蠶繭中。家,從此有了星級之分。

?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