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李映青  >>  正文
李映青:迪慶生態移民社區的藏族婦女脫貧實踐
李映青
2018年08月23日

近日,聯合國婦女署資助項目德欽縣生態移民社區婦女手工編紡織技能培訓以及德欽縣羊拉鄉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分別在云南香格里拉德欽縣奔子欄鎮達日村生態移民開發區最貢通小組和羊拉鄉甲功村委會開展。自此,歷時近一年的準備,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生態移民社區云南藏族婦女減貧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而在該項目的背后則是高校對生態移民社區云南藏族婦女扶貧脫貧的持續關注。

 

項目落地 從143個申報項目中勝出

 

該項目由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發春研究員申報,2017年7月4日,聯合國婦女署正式公布第八批資助的中國性別研究和倡導基金(CGF)項目名單,經過激烈競爭,《生態移民社區云南藏族婦女減貧研究》項目從143個申報項目中勝出,獲得聯合國資助。

項目通過對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鎮達日開發區、云嶺鄉斯永貢生態移民村、羊拉鄉的調查研究,以組織婦女手工藏毯編織和養蜂技術培訓活動為主,探討如何提高婦女在社區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和發揮婦女主導作用,建立有效的社區生產合作機制,從而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為移民社區扶貧脫貧做出貢獻。

據了解,聯合國CGF項目作為聯合國駐華辦公室中最久的項目,從2004年開始到2017年已開展到第八批。去年3月,CGF項目面向全國開始第8期項目招標,最終收到了歷年來最多的143份申請。聯合國婦女署通過公開聘請國內專家評選出20份議題重要、邏輯框架較清晰的項目申請書,提交CGF專家委員會進行最終評選階段。經過CGF專家委員會綜合評審后,最終確定支持8個項目申請單位,而來自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的項目《生態移民社區云南藏族婦女減貧研究》脫穎而出。

中國社會性別研究和倡導基金(CGF - China Gender Fund)由聯合國社會性別平等專題組于2004年建立,其目的在于促進中國的社會性別平等,促進婦女賦權。該基金主要為具有創新性、并且可能起催化所用的項目提供資助,以支持對當代社會性別問題的研究和倡導,而使中國的發展規劃、政策和項目中加入社會性別的視角。

此外,為促進項目活動有效開展,今年1月10日到11日, 聯合國婦女署在昆明舉辦《消岐公約》及社會性別主流化能力建設培訓班,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生態移民社區云南藏族婦女減貧研究》項目組6人參加培訓并獲得聯合國婦女署結業證書。

 

傳統產業傳承與創新:婦女手工編紡織技能培訓

 

使用新機器織布

使用新機器紡線

一直以來,藏式地毯在藏民族生產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藏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必需品,是宗教儀軌、傳統節日,節慶活動等的一種禮儀用品,象征著崇高的地位和至高的禮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特別是20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革命的興起推動了機械技術的普及,藏式地毯的生產不再僅僅依靠純手工編織技術,藏式地毯機織技術迅速興起,并代替純手工技藝成為藏式地毯生產的主體技術。

同時,隨著藏族傳統純手工地毯的市場份額不斷縮小,傳統純手工編織技藝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香格里拉作為一個以藏族為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區,藏式地毯的使用非常普遍,在尋常藏族家庭中經常可以見到,但藏式傳統手工地毯的比重卻非常低,純手工編織地毯的技藝更是幾乎失傳。

為讓更多藏族婦女學習幾乎失傳的手藝,在提高家庭經濟收益的同時傳承好藏式傳統手藝。7月24日,生態移民社區婦女手工編紡織技能培訓走進奔子欄鎮達日村生態移民開發區最貢通小組。現場,來自奔子欄鎮達日村沙色通小組、達日小組、習龍通小組和色貢通小組的78名學員參與培訓。

培訓婦女現場觀看織布視頻

培訓婦女現場觀看紡線視頻

現場主要針對德欽縣生態移民地區藏族婦女對藏毯紡織和現代手工編織技術的學習需求,并結合德欽縣政府、鄉鎮產業扶貧規劃發展的需要,通過專家講座授課、現場示范、實踐指導、經驗交流及成果展示的方式進行培訓。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使參訓人員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現代手工編織和傳統藏毯紡織的知識技能及經營管理理念。同時,提高其在社區活動中的參與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增加婦女之間的合作交流和經驗分享,并通過新技術的啟發,促進婦女的生產性知識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帶動生態移民區和貧困地區的農戶創收和脫貧。

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云南農業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杜發春告訴記者,2013年底,自己從北京到云南,重點關注云南、青海藏區貧困地區生態移民。從2014年起,每年都有兩三次到羊拉鄉和達日村。

“此次培訓的婦女多是生態移民或是異地扶貧搬遷到此地,伴隨著搬遷,之前半農半牧的生活轉變為現如今小集鎮的生活方式。未搬遷之前,藏民居住的老家需要藏毯防寒,而搬遷下來后,當地氣候條件好,御寒所需的藏毯需求量減少,編織藏毯的傳統手藝正逐步消失。”杜發春說。

在杜發春看來,本次培訓是對傳統產業的傳承和創新,通過專家講解、現場授課以及交流的形式使得傳統手藝得以創新。同時,希望通過本次培訓來提高年輕婦女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增加家庭收入。

培訓婦女現場簽到

培訓婦女現場簽到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德欽縣本地藏族傳統手工紡織技師卓瑪耐心為近80名婦女“上課”。如今,58歲的卓瑪來自香格里拉中甸,30年前在其母親的教授下,卓瑪便與織布結下不解之緣,在她的記憶里,那時的母親負責織布,父親則負責縫制衣服。卓瑪告訴記者,一條毯子制作完成至少需要三個月,每年織的布基本只夠自家用。如今卓瑪得織布手藝在當地很有名氣,每年都會有人來家里向她學習請教。對于培訓,卓瑪也坦言,只要有人愿意學,我隨時都很樂意教。

45歲的追瑪來自達日村沙色桶小組,這是追瑪首次參加類似的培訓,追瑪告訴記者,在這之前她沒見過地毯,也不會織,在培訓中看到技師織地毯后很開心。她表示,只要有機器肯定會學會,當然自己也非常想擁有織布機器。同時,追瑪也希望今后能多組織類似的活動來學習。

同時,德欽縣婦女聯合會主席紅梅告訴記者,本次培訓既能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又能很好的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既能滿足婦女照顧兒童和老人增加家庭收入,又可以從根本上緩解農村留守問題,無業婦女就業難的矛盾,同時還可以促進家庭和諧,社會穩定。

 

發展優勢產業: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

 

專家考察養蜂

專家考察養蜂

羊拉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藏、川三省交匯地帶,是云南的北極窗口,具有“雞鳴三省”的美譽。羊拉鄉養蜂業基礎條件較好,發展優勢明顯,養蜂業具有良好的扶貧效益。但是,目前該鄉仍存在養蜂生產技術水平及生產方式落后、蜂產品結構與銷售渠道來源單一、養蜂資金投入少、管理方式較落后、養蜂業受氣候變化影響大等問題。

7月28日,養蜂產業發展技術培訓在德欽縣羊拉鄉甲功村委會舉行。現場,來自羊拉鄉甲功村、歸吾村、羊拉村的養蜂農戶42人參加培訓。現場,針對生態移民原居住地藏族婦女對養蜂技術的學習需求,并結合迪慶州和德欽縣產業扶貧規劃發展的需要,從養蜂疾病防控、養蜂技術創新、蜂業品牌建設及蜂業資源保護等方面進行交流和培訓。

cof

養蜂培訓

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多名專家學者分別從中蜂健康高效養殖及病害防控技術、貴州麻山地區養蜂現狀與資源保護、云南養蜂現狀及中蜂飼養模式、中蜂傳統飼養技術要點以及瑞士農民養蜂現狀等主題展開授課。

羊拉鄉甲功村委會主任阿江是當地的養蜂行家,十一年前,阿江成立了德欽縣羊拉食品銷售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豬的養殖及銷售、蜜蜂養殖及銷售以及本地野生土特產銷售。直到去年3月,野生蜂蜜養殖協會成立,阿江擔任會長,其協會主要收購甲功村村民的蜂蜜,然后交由德欽縣羊拉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加工銷售。今年4月,精準扶貧規范化促使羊拉鄉成立德欽縣羊拉鄉阿江蜜蜂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范圍涉及羊拉鄉下屬的4個行政村(羊拉村、規吾村、甲功村、茂頂村),52個村民小組的蜜蜂收購。如今,野生蜂蜜養殖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主要是保證羊拉野生蜂蜜的質量,在每年10、11月對農戶進行收購,價格是一市斤80元。

 阿江告訴記者,羊拉的蜂蜜一直都不愁賣,在市場是始終都是供不應求。但由于缺乏技術指導,蜜蜂季節性死亡嚴重,疾病監控不給力,導致死亡情況較為嚴重。

 調研以后,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羅康隆告訴記者,羊拉發展養蜂產業很有優勢,通過培訓希望老百姓能認識到環境對蜜蜂繁殖的影響,不需要一味追求蜂蜜數量,保證質量為關鍵,傳統養殖成本低,小作坊式的形式很適合當地。今后,羊拉可以發展多元復核立體產業,成本低、風險少,實現安全第一。同時,還要讓當地百姓認識到養蜂的價值,同時完善養殖技術操作,并提升產品價值。

通過實地調研,并參與項目的落地實施,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高級項目官員馬雷軍說:“這是我第一次到迪慶,讓我感觸更加深刻,目前中國農村女性是一個比較大的群體,這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中國的整個性別架構其實是欠發展的,它把女性限于一個家庭的,甚至附屬的。因此,我認為該項目對婦女的培訓干預很有必要。同時,這里的生態也很值得我們關注,我們應該更加關注這里的發展及幸福”。

關于作者:李映青,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