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李洋  >>  正文
李洋:寫給幼升小焦慮癥患者們
李洋
2018年12月20日

新年的彎兒還沒轉過來,開學季還有九個月,但無論幼兒園,還是家長群都在問一個問題:幼升小,你焦慮嗎?

每天在幼兒園門口嗚嗚泱泱等著接孩子的家長們討論的則是在某某培訓學校遇到的牛娃有多猛。一會兒,等孩子出來時,幼兒園老師經常一起遞出一個塑料袋:“又尿褲子了。”

……

很多幼兒園的孩子放了學,還要再奔輔導班。目標明確:就算成不了牛娃,也不能淪落為癩蛤蟆。牛娃就真的好嗎?

牛娃,讓父母驕傲,讓他人欣賞,時刻收割著獲得感,但大量心理學實驗證明,這一切背后都隱藏著不斷需要贊賞和驕傲填補的空虛。確切地說,他們對自我的認同是建立在別人對其的認可上,因此,一旦他們不再是焦點,或者完美形象上有了污點,這些孩子內心深處的脆弱就會顯露無疑,嚴重者會受到恐懼和羞愧的折磨。牛娃的心理特征,與其說是自信和成熟,不如說是自卑和缺陷。牛娃,大都是自戀狂。

相反,那些普通孩子雖然表面上并沒有牛娃的自信,也絕少成為人群中的焦點,但他們內心對自我的認知更加平衡,更接近真實自我。他們在面對困難和逆境時,更能調動主觀能動性,尋找背后的原因,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其實是動物的本能,只不過牛娃的喂養方式早早把這部分本能扼殺殆盡。

每個孩子都有合理的自戀需求。健康的孩子吸收身邊微小情感養分的能力十分驚人,有時對孩子的過度贊美甚至夸耀往往把孩子引向病態自戀的邊緣。

自戀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通常離群索居。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自戀狂,其中很多人都是在爭強好勝的父母的督促和焦慮中長大的。心理學家們稱,這些人在接受精神分析時,都堅定地認為自己擁有幸福的、備受呵護的童年。他們對自己某一方面的才華或特長贊不絕口,但對自己被父母操控的童年的情感世界諱莫如深。

從小他們就沒能作為獨立的靈魂認真對待過自己的童年,缺少對真正情感的獨立人格的理解,這會將他們的一生遮蔽在一種陰影之下:除了追逐名利和世俗的成功,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把內心的自卑鎖進一生的保險柜,努力給自己編織一個幻象:我的童年美好快樂。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這樣一個保險柜。里面裝滿了童年悲劇的道具和結痂,唯一有機會打開這個保險柜的就是他們的孩子。新的生命進入里面,帶上父母的道具,繼承他們的童年悲劇的序曲。

為人父母,就要把人當人看,而不要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延續、作品。孩子不是任何人的驕傲,也不是任何人的羞恥。他們沒有理由背負你未盡的夢想。

孩子與生俱來就是獨立的個體。在生命的初期,他們需要你的照顧,但精神上他們卻沒有理由接受你的宰治。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在更深的層次上幫助他們形成一種自我認同感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遺產。

孩子在一種被尊重和相對寬容的情感氛圍中長大,其自我意識才會得到保護,進而激發他源自自我認同的進取心和創造力,這與那些被光榮與夢想拔苗助長的牛娃模式下形成的進取心和創造力有著本源的區別。后者也許來得更早更猛烈,但卻不可持續,更重要的后者的代價高昂,留下的是一個個終其一生都自卑又自大的精神病人。

更可怕的是這種哺育方式和心理可以遺傳下去。也就是說,焦慮的父母總會培養出焦慮的后代,深刻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不會培養出自信的兒女。一旦子女暫停對父母的示愛和尊崇,盡管還遠不到背叛的程度,父母已經開始怒不可遏,歇斯底里,稱其大逆不道。

孩子們總有一種驚人的能力,可以在直覺上無意識地覺察到父母的這種需求,并給予回應,從而使他們成為父母心理缺陷的受害者。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機能背后是為了交換父母的哺育和關愛,是孩子們求生的本能。

其實,孩子的身體每天努力地成長,為的不是盡快變成你想要的樣子,而是要盡快爭取他們做回自己的自由。但現實中,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成了許多孩子終其一生都還不完的債。父愛如山,母愛無價,改變了多少孩子的人生軌跡?

一味迎合父母的需求,很可能讓孩子發展“虛擬人格”,或者“虛假自我”,即要努力展現別人希望看到的一面,還要與之融為一體,而真實的自我需求不斷被壓抑,或者說自己從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個顯見的標志是,成年后總是感覺生活空虛,生命缺少意義。以至于只能把“平平淡淡才是真”掛在嘴邊,說服自己接受已經無法退回去的童年。

牛娃本質上就是父母對下一代童年的侵略,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沒有父愛和母愛,但其實父母真正關愛的是他們希望塑造成型的那個孩子,是自己心理的客體,從來不是孩子本身,不是眼前那個活生生的靈魂。長此以往,孩子學會壓抑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孩子與生俱來的情感意識、想象力和創造力被迅速打磨光滑,從此成為逆來順受流水線上的又一件世俗的產品。

很多牛娃終其一生都生活在一個小心維護的光環中。也有少數人隨著閱歷的磨練能夠悟出悲傷、失敗、憤怒、沮喪和羞愧的價值,砸碎禁錮自我的枷鎖,通過勇敢的反思和推翻自己的童年實現與父母的心理和解。

理想情況下,孩子不需要取悅任何人,監護人依然能滿足其自由發展和生長的權利;父母也不需要通過對孩子的心理依賴鞏固自身的安全感。最致命的就是那些搖擺在過度贊美和極度憤怒兩端的父母。在很多情況下,保護那些小生命表達、思考和發泄權力,傾聽和交談比命令和威脅更能激發這些靈魂的潛能。

法國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寫過這樣一個荒誕的小故事:

從前有個小孩兒,他的腦子是金子做的。直到一次他頭受傷了,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黃金,他父母才意識到這個孩子的特殊和珍貴,從此百般呵護,不讓他和其他孩子玩兒。后來他長大了,要出去闖世界,他父母說“我們為你做了這么多,你走了我們怎么辦?”然后兒子從自己腦子里取出一大塊金子給了父母。后來,他離開家,還破天荒地交了一幫朋友,但不久朋友們就偷走了他的從腦子里取出的所有金子。再后來,他娶了一個他愛的姑娘,但兩年后姑娘死于疾病。葬禮辦得風風光光。但這兩年間他也幾乎掏光了自己的腦袋里的金子。他窮困潦倒,一天看到商店櫥窗里一雙漂亮靴子,打算買給妻子,但他忘了妻子已經去世。走進店里正要掏錢時,他倒在了地上。售貨員低頭一看,他已經死了,腦袋空空如也。

都德在這個故事結尾寫道:這個故事是虛構,但也是真實的。

世上滿是這種人,費盡心思,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他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有一雙對其珍愛有加的父母。

?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