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羅慶江  >>  正文
羅慶江:從一碗茶說起
羅慶江
2019年01月28日

一碗茶?不是吧!現在已是茶藝時代啦,大碗牛飲落后啦!——你說的沒錯,但我確是要從一碗茶說起。

幾年前我十分尷尬的獲贈一件紀念品,那是尊握著仰鐘杯的紫砂陸羽造像。尷尬,是我雖笨拙惟研讀《茶經》已逾廿載,對陸羽尤其茶具尚有半點認識,而那陸羽像不是陸羽卻偏偏刻明是陸羽!那我該將此造像安于何處?放于中堂則對陸羽不敬,置于墻腳卻對授者不敬,尷尬!——有說,你見過陸羽了么?你憑甚么說他不是陸羽?由古至今,從繪畫到塑像,大都如斯!——的確大都如斯,惟多數并非代表真確。

仰鐘杯,像翻轉的銅鐘而為名,流行于廣泛使用散茶瀹啜的明代。可是,唐朝陸羽《茶經》所載的是用“口唇不卷,底圈而淺,受水半升以下”的“碗”來飲茶的。陸羽還要用“急鐵”鑄成的“鍑”放在如古鼎形的風爐上煮水,加點鹽花,再放入經烘炙碾磨的茶粉煮成沫餑豐富的茶湯,稱作“烹茶法”。故陸羽應持碗品茶而非杯,而授獎與我之茶文化組織卻有謬誤如斯,此乃須從一碗茶說起之其因一也。

近年,未知是否為日本茶道影響使宋式點茶活動再度流行,建盞、茶百戲、香道等頗有燎原之勢,與此有關的書籍如雪片紛飛。可是一些書刊里圖片所展示的茶湯卻是啡黑色的,而宋代普遍使用的是用蒸青綠茶研磨出來的粉末,經點注擊拂后湯翠而沫白,有若濺雪碧濤。此類書刊或活動不但未解“宋點”之惑,且有誤導之嫌,對文化復興相當不利。宋代簡化了唐代茶法,將“調”與“飲”都集中在世稱“建盞”的黑釉陶碗進行。而現今大行其道之所謂“建盞”,以其形制而言大多只是“杯”而非“盞”。“點茶”需用茶筅在相對寬大之茶碗內擊拂方可產生沫餑,杯則不能,故又須從一碗茶說起之其因二也。

博物館是人類文明之見證,是傳播文化之重要場所。無論走到何處,只要到博物館就可大概了解當地的實力與文明。當今茶飲大行,許許多多的茶文化博物館亦應運而生。茶既為國飲,基礎茶文化應視為常識。可惜,不少展覽中所出現的謬誤,都使人懷疑我們茶文化知識水平。就如譽為“茶的故鄉”之普洱市博物館,其中就有展出三國孔明拿著紫砂壺泡普洱茶的爆笑場景,此晚明才出現的紫砂壺竟穿越時空來到孔明手中!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光于炎黃,弘于四海。惜時至今日國民仍昏瞀瞢眛,結柢歸根,就是我們對祖先未存敬畏之心,我們還不夠認真、正確地傳播茶文化。為了以僅有的經驗為茶文化一盡棉力,故再須從一碗茶說起之其因三也。

傳統,為人類文明之經驗;傳統,為創新之基礎。中華悠久之文明正是優良傳統的不斷延續,沒有傳統就沒有中華民族的今天!傳統文化之影響力一直延續至今,超越五千年。經過歷史長河之沉淀,煉成了國樂、國飲、國弈、國術、國畫、書法、中醫術、建筑、戲曲等等中華國粹。華人以能學會其中一二而自豪,不愧作炎黃子孫;外國人則對中華文化趨之若鶩。我們今天之生活習慣、社會文明,無一不是古老傳統之延續與光大,我們正就是龍的傳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有生活中的質量,才有文化的品味可言。”(吳智和《明人飲茶生活文化》)。傳統是基礎,創新才是動力。沒有傳統就不可能有創新。傳統茶文化,因敬而承,因愛而傳,因缺而創,因行而立。在茶文化百花爭艷之復興時代,可否讓我們一起探索屬于當代之茶文化?

?

【責任編輯:沈洋】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榮譽理事、澳門中華茶道會會長。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功績獎狀”“國際10大杰出貢獻茶人獎”獲得者。創立《中國茶道基本演示技法》,出版茶藝文化教材《春雨茶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