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楊應森  >>  正文
楊應森: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廣東省饒平縣精準扶貧工作小記
楊應森
2019年07月18日

今日英粉村。鄧建忠 攝

走進嶺南小村英粉,只見一排排大樹、一塊塊苗圃、一片片花田,高聳的石牌坊、潔凈的農家院、清澈的蓄水池、典雅的景觀亭……

“認不出了吧?”中共饒平縣樟溪鎮黨委書記陳創陽笑著說,“這就是今天的新英粉。”

確實認不出了,今天的新英粉,不再是當年我曾見過的那個臟亂、貧窮的小村。

英粉村新貌。鄧建忠 攝

利用靠山環水的地理條件,英粉村以山水花木發展產業、以路電園舍改造環境、以精準幫扶脫貧攻堅。英粉村黨支部書記余和豐高興地告訴我,這個貧困人口幾乎占全村人口五分之一的省定貧困村,“已經開始告別貧困,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回村就業。”

去年7月,在英粉村調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對英粉村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培育特色產業開展“脫貧攻堅”的經驗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英粉村培植花卉園地。鄧建忠 攝

英粉村的“百畝花田”扶貧示范基地,科學套種的四季花卉姹紫嫣紅。駐英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吳錫鈿說,“百畝花田”采取“三出一幫扶”模式,即村里出地、企業出資金、花農出技術,幫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就業創收,花苗和旅游收益對貧困戶分紅。

在產業幫扶的同時,英粉村開展了“拆舊治污”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吳錫鈿告訴我,黨員、干部帶頭,全村拆除了536處舊柴房、老豬舍、老廁池,清理了8000多噸垃圾,復綠面積兩萬多平方米,然后建起停車場、景觀亭、景觀池、步行棧道、休閑廣場,形成了與“百畝花田”等產業配套的特色種植、鄉村旅游、攝影寫生基地。

麥園村的茶農在采茶。鄧建忠 攝

中共饒平縣委副書記黃漢成告訴我,不僅是樟溪鎮英粉村,饒平縣35個省定貧困村,都因地制宜,已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精準扶貧模式。通過直接幫扶、委托幫扶、股份合作等多種途徑和形式,使貧困村、貧困戶成為“精準脫貧”戰略的實踐者和受益者。

浮濱鎮麥園村將茶葉確定為特色產業,通過吸引外來企業合作發展茶園和茶葉加工、吸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務工,同時對務工就業、墾地種茶、添置制茶設備的貧困戶“以獎代補”等形式,開展“脫貧攻堅”。

麥園村的姑娘喜摘“豐收茶”。 鄧建忠 。

麥園村村民楊玉榮為我算了一筆“獎勵帳”:他在后山新墾茶園2.8畝、補貼8400元,添置烘茶機、炒茶機等設備,又補了1萬多元。去年8月份,他加工茶葉、自產自銷,“收入比外出打工增加了,多病的父親和上學的孩子也能得到照料。”

駐麥園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邱培群告訴我,2018年,這個省定貧困村的13戶貧困戶目前已全部脫貧,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13601元。

廣東饒平縣是原中央蘇區縣,截至2019年6月底,共有建檔貧困戶9636戶、24926人,其中35個省定貧困村,有貧困戶1163戶、3365人。至2018年底,全縣脫貧貧困人口2.1萬人,已脫貧的有勞力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827元,35個省定貧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5元,超過同期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

浮濱鎮黃正村新村一角。楊應森 攝

今年5月,中共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來到饒平縣浮濱鎮黃正村調研脫貧攻堅工作。他說,我們要把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讓貧困戶既富“口袋”、也富“腦袋”,才能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楊春祥(右)老人和村支書楊偉民熱情地泡“工夫茶”接待客人。楊應森 攝

黃正村村支部書記楊偉民告訴我,前幾年該村301人人均收入只有7000多元,這兩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多方關心幫護下,通過搞生態農業合作社等建設,村民的收入翻了一倍多;他高興地說:“到今年一月,全村70多戶人家、家家住上了‘小洋樓’。” 在村民楊春祥家,他一會忙著為我們泡“工夫茶”、 一會忙著帶我們參觀其臥室、客廳、廚房等等,樓上樓下逛了個遍,他眉開顏笑地告訴我,“俺們家三代四口人原只住30多平的舊房,如今已搬進這150多平五房兩廳的新樓房,真是做夢也不敢想呵,這要好好地感謝共產黨,感謝人民政府。”

黃正村新貌一角。楊應森 攝

2018年,潮州市選派了35名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2名貧困村“村務助理”,在35個省定貧困村中,物色了70名黨員帶富能手進入村級后備人才庫,為貧困村的1594戶黨員家庭掛上“共產黨員之家”標牌,423名黨員與1358戶貧困戶實行了結對幫扶。

在饒平縣的貧困村,我見到了一些來自中山市的駐村扶貧干部。饒平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余國明告訴我,中山市目前在饒平縣的29個貧困村開展對口幫扶;另外,廣東省省直有關部門和潮州市市直有關部門也分別對其它6個貧困村進行對口幫扶。

將污水池整治改造成具有“梅竹”特色的東明村景觀生態池塘。楊應森 攝

3年前,中山市南區宣傳干事黃雪春,成為中山對口幫扶潮州38個貧困村中唯一的駐村女隊長。她告訴我,東山鎮東明村是革命老區,全村230戶人家中就有19家貧困戶,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植柑橘、青梅和茶葉。她來這里的上一年,村集體的經濟收入僅4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不到8000元。

經過調研,中山市南區精準扶貧駐東明村工作隊首先看準了小水電站項目。很快,中山市南區投入幫扶資金60萬元發展小水電站,一年就能給東明村帶來6萬元收益,其中3萬元作為村集體收入、3萬元用于幫扶貧困戶。

黃雪春在介紹由潮州市教育局組織的潮州5所高校對東明村的老圍樓進行整治、修繕、打造,使老屋舊貌換新顏情況。楊應森 攝

東明村盛產柑橘、青梅,由于交通不便,果農辛苦一年卻換不來幾個錢。黃雪春和工作組抓住潮漳高速公路開通的機遇,又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漸漸替果農打開了銷路。

黃雪春說,青梅是東明村的傳統農業,每年有300多萬斤的產量。于是,她主動和饒平縣電商協會、廣東梅業食品有限公司對接,將整合村的閑置土地由村委會、電商協會、企業、農戶一起,“做大青梅產業,讓青梅成為東明村村民的錢袋子。”

3年下來,東明村村民都把黃雪春看作自家人,親切地稱她“阿妹”。2018年,這個來自中山的“阿妹”,獲評為當年度“感動潮州”人物。

正在建設中的村衛生站、黨群服務中心、文體中心。楊應森 攝

黃雪春告訴我,她已完成駐村任務,即將返回中山,“但我對東明村的一草一木、尤其是村民們很有感情,真有點舍不得,我會把東明村當成我的第二故鄉。”

我和東明村的村民們很是感動,我告訴黃雪春:“不管你走到哪,你都是東明村的‘阿妹’。”

“是的!”黃雪春笑了。

在樟溪鎮英粉村,建有饒平縣第一個村級新時代講習所。駐英粉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吳錫鈿講授的第一堂黨課,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合格黨員》。吳錫鈿說,扶貧首先要“扶志”、駐村關鍵要“駐心”。“只有初心永駐,才能打贏這場精準扶貧的攻堅戰。”

全國人大代表沈禧娜(右)為英粉村村民上課。鄧建忠 攝

【責任編輯:許聃】
中國日報網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