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王童  >>  正文
南豐的橘
王童
2019年10月10日

去江西南豐,常聽人說起,此地是蜜橘之鄉。俗語言:三月有密橘;六、七月有柑橘;八月有碰柑;南豐蜜橘以皮薄核少、汁多少渣、色澤金黃、甜酸適口、營養豐富而享譽古今中外。是柑橘中的精品,水果中的佳品,為“食之悅口、視之悅目、聞之悅鼻、譽之悅耳”的四悅水果。南豐蜜桔又稱南豐蜜橘,富含氨基酸、硒等40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自唐代開始就為皇室貢品。但中秋時節人來到南豐,雖見到滿山遍野的橘樹,卻未見到橘香來到嘴邊,甚有些遺憾。

細一打聽,原來南豐蜜橘一般都是10月份左右的時候成熟,10月中旬就開始采摘。這樣的時候蜜桔最好吃,味道十分甘甜入口。而我們來的時令,正是蜜橘還在孕育的空檔期。站立在枝葉茂密,樹姿整齊且渾身冒刺的橘樹前,有些不忍歸去,便隨手摘了幾粒尚未成熟的小橘拿在鼻前嗅一嗅,也算解了皮日休所吟的“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的津渴。故里在南豐的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清官好官的曾鞏,在這山水間無處不落下他的痕跡。他曾穿梭在這橘樹間,似卻沒見到他留下直接寫橘的詩文,倒是詠了荔枝描了牡丹皆有。

他四方當官,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又卒于江寧府,南豐故鄉或許是他若即若離之地。他詩野草山花夾亂流,橋邊旌旆影悠悠。即應要地無人見,可忍開時不出游?;蛟S坦露了他某一時辰的心境。然他寫《香橙》的詩句應也是另一種橘的印象了:家林香橙有兩樹,根纏鐵鈕凌坡陀……入苞豈數橘柚賤,芼鼎始足鹽梅和。雖說這不是詠橘,但穿鑿附會也許可解其中意。詩雖在寫柑,但仍不過是在寄念橘之情。其實,詠橘的詩人早有了,屈原的《橘頌》便頌歌了:輝煌的橘樹啊,枝葉紛披。 生長在這南方,獨立不移。 綠的葉,白的花,尖銳的刺。 多么可愛啊,圓滿的果子!

橘和柑雖說品種不同,但古人常把這兩果合為一體而贊曰。貢柑本也是同橘雜交出的品種。貢橘和貢柑都是上品貢皇家食用的。南豐蜜橘,歷史上就以果色金黃、皮薄肉嫩、食不存渣、風味濃甜、芳香撲鼻而聞名中外。據《禹貢》記載,兩千多年以前,南豐蜜橘已被列為貢品。 到宋元以后,蜜橘以其甘甜味美逐漸在南豐興起。明正德年間的《建昌府志》正式把蜜橘的名稱載人史冊。根據日本高橋郁郎的描述,曰本濟州蜜橘原產于我國長江沿岸,約在700年前南宋時期引種進日本,成為江戶至明治時代日本柑橘的主要品種。記得當年拍攝日本影片《生死戀》的副導演曾回憶在列車上拍攝影片時,女主角栗原小卷懺白的手剝出一橘子優雅的遞過來,憑添了一絲詩意。這橘應就是漂洋過海來南豐的品種。南豐的橘現也早已在美國借殼上市了。

乘船游弋在南豐縣的儺湖、潭湖、軍湖、琴湖上,四山夾波,映入湖水的山影也夾雜橘樹的芳菲,而水波里橘樹的山影融進陽光中,在漫溢著,引人無限向往。

南豐蜜橘,繼古望今,早已成了這“蜜橘之鄉"的主要致富產業:1962年,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1988年,被確定為全國柑桔商品生產基地縣。1995年被授予“中國南豐蜜橘之鄉”稱號。2003年,南豐蜜橘被認定“綠色食品A級產品”。2004年09月27日,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南豐蜜橘”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6年,獲得“食品安全地方政府突出貢獻獎”等等。現今,南豐蜜橘早已行銷至全世界的各個角落,這給橘色憑添了一絲詩意。

種橘人告我,每到結橘的季節,在外上學打工的人也?;剜l幫助收獲,城里人也有自駕車來收購采摘的,好不歡喜熱烙。這南豐蜜橘適合種植于土層深1米以上、海拔400米以下、坡度<25°、背風向陽、植被較豐富的緩坡山地,或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1.5米以下、排水通氣良好的平地。根系發達、枝干粗壯、選擇無病蟲害、嫁接口愈合良好的良種壯苗種植。

或許正因為這特異的地質土壤及山水的滋潤,南豐蜜橘才甘甜可口,唇舌生津。橘的皮曬干后又稱陳皮,是一味清肝明目去火的中藥,南豐蜜橘的皮經過加工也可成為這一靈丹妙藥吧。有關蜜橘的傳說與典故在當地有很多,如仙人吹仙氣。賣橘人筐里的橘子一個個向外飛,一直飛到南豐城西門外,見石佛菩薩的手指向水南村,才落了下來。從此,南豐縣水南村開始有了橘子樹。一傳十,十傳百,南豐就到處栽上了橘樹。再有,斯大林稱這橘為“橘中之王”,愛不釋口也是一例。

現今,兩年一屆的南豐國際蜜橘文化節,是南豐縣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南豐縣的一張亮麗名片。每到這個時候,南豐就成了蜜橘的世界、歡樂的海洋。這時節,人們舉橘提香迎來送往,沉浸在喜悅之中。這刻的喜慶我們卻無緣趕上,多有些不盡人意。橘鄉的人告知曰,留些期待更好,盼你們再來了。

南豐的蜜橘雖沒有品嘗到,但果味已滲到了心間,望著層翠的橘樹,似已將樹上垂下的甘橘含在了口中,品味著。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呂佳珊】
魯迅文學院第二屆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協會、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北京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中國民主同盟新聞出版支部主委、洛陽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發表的中短篇小說及散文詩歌等百萬多字。作品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