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楊應森  >>  正文
楊應森: 本色——桂林警備區黨史學習教育實錄(上)
楊應森
2021年05月04日

(圖為國防教育日升旗儀式。殷鐵軍 攝)

“三月三”,八桂大地山清水秀、春意盎然。

今年的“三月三”,適逢建黨百年,我走進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滿眼的紅色、滿耳的紅歌,沿途的紅軍路、紅軍橋、紅軍墓、紅軍井、紅軍樓,為桂林的綠水青山抹上了濃濃的紅色,也為我對桂林警備區“學黨史、守初心、擔使命”的主題采訪找到了切入口:賡續共產黨人的血脈,永葆人民軍隊的本色。

(警備區組織官兵到興安紅軍突破湘江戰役烈士紀念碑園開展祭奠活動,并重溫入黨誓詞。殷鐵軍 攝)

傳承紅色基因

在桂林警備區,每批新兵臨行、每年民兵實訓,司令員、政委每次到基層調研,一項鐵定的議程,就是瞻仰紅軍烈士紀念碑、祭掃紅軍烈士墓。

(警備區在每次民兵開訓時,都要組織他們到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舉行瞻仰活動。殷鐵軍 攝)

1934年底,中央紅軍長征經過桂北,在東起灌陽縣新圩、北到全州縣覺山鋪、南至興安縣光華鋪的湘江東岸,打響了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

經過這場慘烈的戰斗,中央紅軍由長征出發時的 8.6 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在興安縣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的烈士英名廊上,鐫刻著20321位烈士的英名,更有許多無名的紅軍將士長眠于這塊鮮血染紅的土地。

(圖為紅軍突破湘江戰役烈士紀念碑園。楊應森 攝)

桂林警備區司令員張漢川對我說,學黨史,就是永遠銘記紅軍英烈;守初心,就是秉承紅軍英烈的遺志;擔使命,就是做紅軍英烈那樣的人。

在桂北5縣,桂林警備區帶領民兵,配合民政部門對6238座散葬烈士墓進行修繕、保護和4805具紅軍將士遺骸的收殮。興安縣華江瑤族鄉水埠村埋葬著12位紅軍英烈,98歲的村民趙良英一家五代就是紅軍烈士墓的守墓人。

趙良英的女兒李貴連說:“我們還會一代代守下去。”

灌陽縣修睦村52歲的退伍老兵鄧忠祥出資30多萬元,重修紅軍駐扎過的古廟,他還打算建立紅色文化培訓基地;一些民兵利用經營民宿、農家樂,向游客講述紅軍故事。鄧忠祥說,“我們要讓更多人記得紅軍、記得那段歷史。”

(圖為歌劇《酒海悲歌》演出的場面。陳薇 攝)

在灌陽千家洞盤王古寨,由廣西千家洞圣寶勝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創作并表演、以當年紅軍在新圩阻擊戰中的三個生動故事:護紅旗、一床棉被、酒海井等編成的歌劇《酒海悲歌》,生動地再現了紅軍在當年發生的悲壯贊歌。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我,“觀看這場劇后,觀眾個個都是淚流滿面,深受教育。他們說,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桂林警備區政委王致說,記得紅軍、記得那段歷史,桂林向部隊輸送的新鮮血液就具有紅色基因,桂林的民兵就有著紅軍血脈,我們的軍隊就是新時代的紅軍。

彰顯紅色精神

在興安縣獅子山的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我凝視紅軍將士浴血奮戰的大型群雕、聆聽紅軍將士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看著赤膊揮刀撲向敵人、冒著炮火泅渡血浪的紅軍將士,我被這場血與火寫就的悲壯史詩所深深震撼。

(圖為作者與全州縣人武部政委肖均輝 <右> 等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瞻仰。殷鐵軍 攝)

張漢川司令員對我說,紅軍將士“勇于突破、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給了桂林軍民在新時代勇于前行的力量。

2020年6月,桂北地區出現連續強降雨,遭遇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災。桂林警備區官兵和應急民兵迅速投入抗洪搶險。陽朔、永福、平樂等縣的民兵應急連聞令而動,緊急出動沖鋒舟,迅速展開救援。平樂縣民兵何振新、陽朔縣民兵陳益劍多次涉險駕駛沖鋒舟進入危險區域,安全轉移出300多名受困群眾。

(圖為陽朔縣人武部政委周海平帶隊組織民兵轉移受困群眾。殷鐵軍 攝)

新冠疫情暴發后,靈川縣秦六九等7名白發老兵主動請纓:“我們都上過戰場,都是火線入黨,現在疫情暴發,我們應該為抗疫出一份力。”全州縣大西江鎮文家村村委主任文致遠雖已退役20多年,但他仍以軍人的姿態,帶領村民和民兵投入了抗疫之戰。他說:“在疫情面前,退伍軍人必須挺在最前面。”桂林市秀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退役軍人黃彬彬面對疫情“逆行”而上,加入了援卾醫療隊,沖向疫情防控的最前線。

(由警備區牽頭組織愛心企業慰問924醫院赴武漢抗疫軍醫家屬。殷鐵軍 攝)

王致政委告訴我,在抗洪搶險、抗擊疫情的戰斗中,站在第一線、沖在最前面的,許多都是共產黨員、退役軍人和民兵,“這就是新時代的紅軍精神。”

弘揚紅色傳統

在桂北,我還聽到了許多紅軍的故事。

(圖為抗戰老兵李富裕在給荔浦縣荔城鎮荔城一小學生講述抗戰經歷。殷鐵軍 攝)

紅軍總政治部發布指示,要求“買東西用銀元或銅板,不許用蘇區鈔票;買糧買雜糧不買大米;不與各族同胞爭井水、共廁所”;進入龍勝少數民族寨子,紅軍沒有進入侗、瑤村民家中,而是睡在房檐下,還幫著收拾院落。

紅軍的行為感動了老百姓。湘江戰役中,侗、瑤村群眾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當向導、做挑夫,救護傷員、踴躍參軍。湘江戰役后,自發保護紅軍烈士遺骸。

(圖為警備區官兵參加紅軍遺骸收斂保護活動。殷鐵軍 攝)

張漢川司令員說,“學黨史、守初心、擔使命”,就要弘揚紅軍的光榮傳統。

近年,桂林市各級政府劃撥土地、資金,用于人武部營院和訓練場地建設。興安縣溶江鎮新文村黨支書鄧文德說,在湘江戰役紅軍遺骸收殮、保護工作和人武部營院和訓練場地建設中,村民們“要路給路,要地給地,從不糾纏補償”;桂林警備區則要求各級人武部精打細算,厲行節約。近兩年,警備區的行政消耗性支出同比下降23.25%、26.01%,審減團級單位不合理預算開支324.5萬元。

(警備區司令員張漢川 <右三> 冒雨下基層到陽朔縣檢查營院和訓練場地及紅色舊址建設進展情況。殷鐵軍 攝)

王致政委說,我們必須狠抓黨紀、軍紀,杜絕腐敗、也不允許“微腐敗”發生。

“軍隊和老百姓,咱們是一家人”。 我的一位同行好友、桂林《漓江周刊》負責人鄧杰告訴我,在抗洪搶險等險難戰斗中,“打頭陣”的就是人民軍隊;扶貧攻堅,人民軍隊傾力相助。在桂林,部隊與駐地建立了150個軍民共建點,桂林市連續9年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在抗洪救災中,警備區政委王致將一名老大娘轉移到安全地帶后給老人喂姜湯。楊小應 攝)

昨天,張漢川司令員在電話中告訴我,4月25日,在廣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全州縣的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向湘江戰役紅軍烈士敬獻花籃。他說,“桂林警備區要執行總書記的要求,永葆本色,帶領部隊和民兵,走好新時期的長征路。”

(警備區會同桂林市委宣傳部在甲天下廣場組織國防教育日活動。殷鐵軍 攝)

【責任編輯:許聃】
中國日報網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