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說天下  >>  正文
感知智能在地方國際傳播中的應用研究——以“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為例
說天下
2022年01月26日

內容提要:感知智能在地方國際傳播中的應用研究”運用實驗測試、問卷調查、深入訪談等研究方法,以遼寧大學“感知智能實驗室”為依托,積極探索將生物傳感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跨文化傳播效果研究中。測試采用新華網自主研發的皮電“神感—精靈指1號”情緒感知傳感器和智媒傳感評測管理系統,以《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作為刺激材料,通過遼寧大學外國留學生參與志愿者觀看視頻的心理反應數據,進行情感識別和情緒分析,最終形成測評報告。項目由遼寧大學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廣播影視學院及中國日報駐遼寧記者站聯合開展,旨在為影視作品“走出去”工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服務國家戰略需要提供決策參考。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 感知智能 國際傳播

一、為什么以《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為例

首先,《中國日報》是中國國家英文日報,創刊于1981年,《中國日報》作為中國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是國內外高端人士首選的中國英文媒體,是唯一有效進入國際主流社會、國外媒體轉載率最高的中國報紙,也是國內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會刊最多的媒體。由此,開展跨文化傳播研究具有權威性。

此外,《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通過在遼寧生活的外國人視角,講述遼寧故事、中國故事,將中國文化與異域文化巧妙結合,將中國夢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理念融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大美遼寧”系列視頻全媒體點擊量超過3600萬,其中海外媒體播放量近1300萬。因之,開展地方國際傳播研究具有典型性。

二、實驗設計

1、實驗目的

通過傳感設備采集記錄遼寧大學留學生群體在觀看《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期間的生理心理反應數據,進行感知智能在地方國際傳播中的應用研究。主要研究問題是在地方國際傳播中,留學生群體的興趣取向。

2、實驗重難點

首先,實驗需要符合一定年齡段和其他個人屬性并自愿參與測試的被試,要求被試觀眾在觀影期間不能擅自離場,不能使用移動設備等。

其次,需要精準記錄觀影開始和結束時間,以便數據能夠與微紀錄片在時間上一一對應。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方式在觀影開始前和結束后,請觀眾填寫基本信息調查表和觀后問卷,幫助分析解讀評測結果。

再次,需要事前溝通取得現場錄像的許可,錄像將僅用于后續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完成后有關內容將會被銷毀,以保護被試隱私。

三、實驗準備

1、實驗設備

皮電傳感器、濕電極貼片、攝像機。

2、刺激材料

《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馬樂的阜新行》、《百歲同慶》、《甜蜜谷雨》、《安娜的餃子》。

3、被試人員

自愿參與的遼寧大學留學生,共計22人。

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沈國華教授給學生指導測評流程

4、準備工作

(1)設計并打印《知情同意書》及相應的調查問卷。

(2)準備足夠的筆供被試填寫《知情同意書》和調查問卷。

(3)招募合適的被試。

(4)檢查設備能否正常運作,并根據被試人數準備足夠的濕電極貼片。

(5)確定符合條件的實驗場地區域。

留學生同學佩戴生理傳感器

四、實驗流程

(1)所有被試在電影開始前十分鐘到達實驗室外指定位置。

(2)主試人員現場再次宣講《知情同意書》,解答相關問題。

(3)發放傳感器,及前測調查問卷,被試填寫問卷、座位號及傳感器編號。

(4)被試佩戴傳感器并開機,關閉手機等可能干擾觀影的電子設備,進入實驗室。

(5)觀看刺激材料“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記錄開始時間。

(6)詳細記錄觀影期間的異常情況,并要求如有異常,被試觀看結束后主動報告,以便排除異常數據。

(7)演員表出現時,記錄時間,實驗結束。

(8)請被試填寫觀后問卷,回收設備,將數據拷出備份。

(9)將錄制的視頻導入到服務器,以備后續數據分析。

五、數據處理

(1)將導入的視頻按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進行截取。

(2)對導入的數據進行清洗脫敏去噪,并按視頻時間對應截取。

(3)對數據進行數據分析,標記出專注度顯著升高的時間點,統計顯著升高次數,持續時間,用線性回歸做出變化趨勢,以及對應的故事情節。

(4)計算觀影期間每個人的專注度評分。

(5)根據以上數據及對應的故事情節進行分析,生成報告。

數據結果

6.1具體數據結果

6.1.1《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之《馬樂的阜新行》

視頻簡介:贊比亞留學生馬樂走進遼寧省阜新市吐呼嚕村,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當地把城市轉型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以吐呼嚕村為試點開展綠色能源探索,尋找生態農村發展新路徑。

《馬樂的阜新行》時長03′03″總體評分78分,其中90分以上占比16%,80~90分占比31%,70~80分占比37%,60~70分占比16%,60分以下占比0%。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上升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0′15″~0′20″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8分。中近景:馬樂和農村阿姨在玉米田對話。

第二段: 01′20″~01′25″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2分。中全景:吐呼嚕村新能源工廠內景。畫面用三組空鏡頭,向觀眾展示了中國新能源工廠的高科技設施。

第三段:01′37″~01′40″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畫面用長鏡頭、延時攝影展現了主人公馬樂體驗中國新能源技術。親身體驗代替講解,給觀眾身臨其境的參與感。

第四段:02′27″~02′31″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中全景:身在中國的馬樂與遠在贊比亞的親人視頻通話,畫面在馬樂和贊比亞親人中不斷切換,鏈接了兩個時空,打通了中國和贊比亞兩個國家的區域壁壘,展現了中非兩國文化的交流。

 

第五段:02′43″~02′50″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90分。近景、夜景:中國燈籠。

從興趣度曲線來看,觀眾興趣下降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0′40″~01′00″段落,馬樂與專家討論新能源與煤價。

6.1.2 《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之《百歲同慶》

視頻簡介:剛果金留學生為援非醫療隊員慶祝百歲生日,在中國援非醫療隊員太史琨慶祝一百歲生日之際,名叫“英雄”的剛果金留學生為他做長壽面祝壽,傳承大愛無疆精神,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921年出生的太史琨先生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參與救治抗美援朝傷員,并在1964年到1967年間參加了中國援助坦桑尼亞醫療隊,治病救人,培訓當地醫務人員,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百歲同慶》時長02′52″總體評分78分,其中90分以上占比6%,80~90分占比44%,70~80分占比37%,60~70分占比22%,60分以下占比0%。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上升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00″~0′07″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0分。中近景:英雄和百歲老人共同翻閱相冊。

第二段:1′26″~1′29″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0分。近景:百歲老人太史琨為相冊簽名。畫面展現了中國文字。

第三段:2′17″~2′20″段落,第四段:2′28″~2′31″段落中,百歲老人太史琨為病人看病老照片及援非醫療服務隊合影,興趣度評分約為80分。全景:老照片作為影像資料向觀眾展現了中非友好的歷史故事。

第五段:2′40″~2′52″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近景:導演做結束語、出字幕。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下降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0′30″~00′40″段落,特寫:英雄為老人煮長壽面。

第二段:00′50″~01′00″段落,近景:面條出鍋,老人吃長壽面。

6.1.3《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之《甜蜜谷雨》

視頻簡介:中國鄉村振興經驗啟發非洲女孩尋夢糧食安全之路。雨生百谷,4月20日是中國農歷谷雨,是耕種的關鍵時間。來自剛果(金)的學生晶晶(Christiana)跟隨導師來到東北糧食主產區調研學習,當地鄉村振興實踐讓她印象深刻。她說:“中國經驗可以幫助非洲人民發展農業,遠離饑餓。” 中國與剛果(金)在今年年初簽訂“一帶一路”備忘錄,中國將繼續支持非洲發展農業,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甜蜜谷雨》時長02′52″總體評分79分,其中90分以上占比5%,80~90分占比48%,70~80分占比42%,60~70分占比5%,60分一下占比0%。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上升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 :00′00″~00′08″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3分。 全景:剛果金留學生晶晶和中國老師一同出現在畫面中,研究大米種植技術。

第二段:01′55″~02′10″ 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4分。全景、中景、中近景:晶晶開著中國現代化拖拉機,體驗中國農業現代化生產。

第三段:02′15″~02′25″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3分。中近景: 晶晶站在農機面前向講話:“我相信遼寧的經驗,能幫助非洲擺脫饑餓。” 畫面展現了中非兩國的密切關系。

第四段:02′50″~03′05″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近景:導演做結束語、出字幕。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下降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 :0015″~00′20″段落,全景:解說詞講解。

第二段:00′35″~00′45″ 段落,全景:解說詞講解。

第三段:01′00″~01′20″段落,中近景:解說詞講解。

6.1.4《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之《安娜的餃子》

視頻簡介:土豆泥餡兒,還是蝦三鮮餡兒?俄羅斯留學生王安娜有個心愿,為俄羅斯母親和中國父親做一頓大家都滿意的新年大餐。新年到,為愛我們的人做頓飯。

《安娜的餃子》時長03′19″總體評分79分,其中90分以上占比5%,80~90分占比47%,70~80分占比32%,60~70分占比16%,60分一下占比0%。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上升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1′08″~01′16″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全景、中近景、特寫:安娜和家人一起寫中國春聯、貼福字。

第二段:01′28″~01′31″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4分。中近景:安娜的剛果金朋友和坦桑尼亞朋友來家中做客。畫面展現了不同國家的人共同在中國團聚,慶祝春節的到來。

第三段:02′19″~02′22″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1分。遠景:天空中綻放著煙花,安娜一家慶祝中國春節的到來。

第四段:02′30″~02′33″段落,興趣度評分約為82分。安娜一家招手迎接新的一年。

從興趣度曲線圖來看,觀眾興趣下降的時間段分別是:

第一段:00′50″~0056 ″段落,近景、特寫:餃子空鏡頭。

第二段:01′56″~0204 ″段落,近景、特寫:餃子空鏡頭。

6.2數據趨勢分析

6.2.1興趣度提升畫面

《馬樂的阜新行》00′15″~0′20″段落,中近景:馬樂和農村阿姨在玉米田對話。阿姨親切地關心馬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自然光線、畫面氛圍輕松、語言樸實、貼近生活。02′43″~02′50″段落,近景、夜景:中國燈籠。畫面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

《百歲同慶》0′00″~0′07″段落,中近景:英雄和百歲老人共同翻閱相冊

。剛果金留學生與中國師兄太史琨(援非醫生)一同出現在畫面中翻閱歷史相冊,帶領觀眾走進中非友好的歷史中。

《甜蜜谷雨》00′00″~00′08″段落,全景:剛果金留學生晶晶和中國老師一同出現在畫面中,研究大米種植技術、01′55″~02′10″ 段落,全景、中景、中近景:晶晶開著中國現代化拖拉機,體驗中國農業現代化生產。畫面展現了中國的高科技、農業現代化。

《安娜的餃子》01′08″~01′16″段落,全景、中近景、特寫:安娜和家人一起寫中國春聯、貼福字。畫面展現了“書法”、“春聯”、“福字”等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

6.2.2興趣度下降畫面

《馬樂的阜新行》00′40″~0100 ″段落,馬樂與專家討論新能源煤價,專家講述過多,內容涉及數字計算,留學生不敏感,興趣度有一個明顯下降。

《百歲同慶》00′30″~00′40″″段落,近景:英雄為老人煮面、00′50″

~01′00″段落,近景:老人吃面條,缺少兩位主人公同時出現在畫面上的鏡頭。給觀眾造成了一定的疏離感,做飯場景和吃飯場景時空割裂,缺少人物交流互動。畫面只有背景音樂。《百歲同慶》在四部微紀錄片中低興趣度評分占比較高,因其呈現的互動內容相對較少。在訪談中,康丹說:“我希望看到更多中國人和外國人交流的畫面,而不是他們自己出現在畫面中,我來中國也是為了能和更多的中國人說說話,交流彼此的文化。”畫面中長時間只有外國人的時候,興趣度也會下降。受眾想看到的更多是文化交互而非個人展示。

《甜蜜谷雨》00′15″~00′20″段落、00′35″~00′45″段落 、0100

~01′20″段落的共同問題在于大量使用解說詞,解說詞與畫外音頻繁出現不能引起觀眾的興趣觀眾喜歡自然的表達方式。

《安娜的餃子》00′50″~00′56 ″段落、01′56″~0204 ″段落,畫面展現餃子的空鏡頭時間過長、沒有人物參與互動,在微紀錄片的鏡頭語言上要注重鏡頭的短小精煉,才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七、深入訪談

觀影結束后,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科研小組對留學生進行深入采訪,全方位了解“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在外國留學生中的反響。

受訪者的個人狀況( N = 22)

特征

 

人數

百分比(%)

性別

18

81.8

4

18.2

年齡

15—19

1

4.5

19—20

3

13.6

20—25

15

68.2

25—30

3

13.6

30以上

0

0

國籍

尼日利亞

6

27.2

烏干達

1

4.5

贊比亞

9

40.9

剛果(金)

1

4.5

孟加拉

2

9.1

 

巴基斯坦

2

9.1

湯加

1

4.5

來中國生活年份

1~3 年

8

36.4

3~5

12

54.5

5~8

2

9.1

教育程度

本科生

20

90.9

研究生

2

9.1

漢語水平

一級

4

18.2

二級

1

4.5

三級

4

18.2

四級

12

54.6

五級

1

4.5

是否喜歡該紀錄片

很喜歡

6

27.0

一般喜歡

14

63.0

剛果(金)留學生孔力說:“我和大美遼寧的主人公晶晶一樣來自剛果金,就像晶晶說的那樣:‘沒有農民、沒有農業,就沒有未來’,我相信遼寧的中國經驗,能幫助我們非洲人民擺脫饑餓。”

尼日利亞留學生昭儀說:“看到這部微紀錄片,讓身在遼寧的我覺得很親切,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能在遼寧找到自己喜歡的美食、美景,這種體驗真的太好了。”

贊比亞留學生穆迪說:“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參與‘大美遼寧’的拍攝,讓家鄉人看到我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看看我的中國老師、中國朋友,同時把中國的文化和智慧帶到非洲。”

孟加拉國留學生康丹說:“我希望看到更多中國人和外國人交流的畫面,而不是他們自己出現在畫面中,我來中國也是為了能和更多的中國人說說話,交流彼此的文化。”

測評組成員對留學生進行深入訪談

八、數據分析

《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的量化記錄指標顯示,微紀錄片的觀眾興趣度高,關注點密集,傳播效果良好。

8.1拍攝形式方面

從實驗記錄的數據來看,三分鐘左右的微紀錄片中,觀眾始終保持了較高水平的注意力,并且能有4-5個興趣度評分高于80的興趣突出點。短時長,是傳播發展的一種趨勢。隨著移動設備的普及和短視頻平臺的發展,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在迅速縮短。據2015年微軟公布的一份報告,從2000年到2013年的13年間,人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從12秒下降到了8秒。1《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采用微紀錄片形式是使觀眾始終保持較高興趣度的重要保證。微紀錄片從整體上呈現出節奏緊湊、細節突出、平民視角的特征,符合“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的人)大眾的審美需求。

鏡頭語言在紀錄片作品的表情達意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不同景別的鏡頭在影像中起著不同的作用。在中景鏡頭和近景鏡頭中,人物整體形象和環境空間降至次要地位,更重視具體動作和情節。尤其是近景鏡頭常用來細致地表現人物的面部神態和情緒,能夠有效拉近觀眾與被攝人物之間的心理距離,形成一種交流感。2“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的鏡頭語言以中景景別、近景景別為主。在人物對話、人物情感交流等場景畫面中使用中景景別、中近景景別、近景鏡景別居多。既展現了周圍環境,又更加專注于人物自身。例如《馬樂的阜新行》中,用近景景別展現身在中國阜新的馬樂與遠在贊比亞的親人視頻通話,馬樂在視頻中說:“我們可以向阜新人民學習,學習他們是怎么從煤炭轉型清潔能源的,贊比亞可以借鑒阜新經驗。”畫面中人物表情的自然,給兩國觀眾以極強的心理認同感。鏡頭畫面連接中國和贊比亞兩個時空,打通區域壁壘,展現了中非兩國友好交流。畫面親切、表意到位。

8.2拍攝內容方面

首先,《中國日報》“大美遼寧”系列微紀錄片以在中國學習生活的留學生為視角,從受眾角度出發,起到了拉近距離、增強傳播力度的效果。國際傳播中存在自我傳播和“他者”傳播兩個向度:一方面,主動面向國外受眾構建自我形象并積極向外傳播,這是自塑形象;通過關鍵“他者”來傳播,這是他塑形象。從他塑角度出發,來華留學生恰恰是最好的傳播地方國際形象的“他者”,他們通過第三方的“他者”立場對自己親身經歷的講述更能獲得國外受眾的認同,更能夠產生積極的傳播效果。3而留學生也樂于參與其中分享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向家人朋友和其他潛在受眾傳播。正如贊比亞留學生穆迪在深度訪談中說:“如果有機會我也想參與‘大美遼寧’的拍攝,讓家鄉人看到我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看看我的中國老師、中國朋友,同時把中國的文化和智慧帶到非洲。”

其次,《中國日報》“大美遼寧”系列微紀錄片運用了“展現,不要告訴”的創作技巧,“展現,不要告訴”主要指的是,讓受眾從直觀的影像材料中體驗故事的含義和情感,而不是被動接受作者直白的陳述和總結。從調動受眾獲取內容的能動性上講,受眾在前者中是主動的,而在后者中是被動的。4而主動思考得出結論所獲得智慧上的愉悅,是別人告訴自己的觀點所無法取代的。

再次,《中國日報》“大美遼寧”系列微紀錄片貼近時代,貼近熱點。“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聚焦人類共同關注的共性問題,并呈現地方方案。能源轉型和新能源利用、農業發展、醫療健康、家庭生活,四個主題都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特別是遼寧在新能源和農業技術上的發展引起了留學生的興趣。聚焦農業的同樣來自剛果(金)的留學生孔力在隨后的深度訪談中就提到“我相信遼寧的中國經驗,能幫助我們非洲人民擺脫饑餓”。把握“人類命運”的“共同”性,不僅是地方國際傳播也是國家形象國際傳播的法寶。“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對此做出了積極有效的嘗試。

最后,《中國日報》“大美遼寧”系列微紀錄片突出了自身的特點,四部微紀錄片中興趣度評分最高部分是正是《馬樂的阜新行》中的中國燈籠。《百歲同慶》中百歲老人寫中國文字和《安娜的餃子》中“毛筆字”、“貼春聯”、“寫福字”,同樣得到了80以上的評測分數。因此,在面對國外受眾時,突出中國特色的內容表達是較好的選擇。

九、結語

感知智能技術可以非常客觀精細地記錄觀影期間的生理心理反應,并能夠通過情感識別和情緒分析導出觀眾對作品的專注度、喚醒度、認知負荷和情緒狀態,通過感知智能技術的評測結果與隨后對留學生的深度訪談結果是一致且正相關的,且能夠提供更加豐富的反饋信息,除了可用于傳播效果評測之外,還可以為作品上映前的剪輯修改提供精確到秒級甚至幀級的精準反饋。通過感知智能,能夠更迅速更精確更直觀地呈現受眾的興趣高峰點。將其應用到這四個案例的研究,準確地顯示出了留學生群體在觀看地方國際傳播作品時的興趣點。

遼寧大學留學生群體對《中國日報》“大美遼寧”雙語系列微紀錄片的接受度、專注度較高。量化數據顯示,四部微紀錄片評分良好(75分以上),高興趣度評分多集中在跨文化交流、中國文化符號、高新技術場景中。質化分析提示我們,在地方國際傳播中要注重:第一:注重親和的表達,講民間關心的故事;第二:加強拍攝主體的參與感,讓主人公在親身經歷中體會中國智慧、中國方案,避免一味地講解;第三:以我為主,講好中國故事,體現中國特色,如中國傳統節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第四:真誠交流,注重呈現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人類共同體意識。進入全媒體時代,遼寧大學“感知智能實驗室”運用感知智能的新技術,在實驗中總結經驗反哺創作,將使得遼寧省地方國際傳播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作者魏聯宇系遼寧大學2021級文學傳播與媒介文化方向博士生;

通訊作者沈國華系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院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二屆韜奮獎獲得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天津海河傳媒中心黨委常委、副總裁,天津廣播電視臺副臺長;

作者謝明博系遼寧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實驗室主任、高級實驗師;

作者陳飛揚系東北大學2018級新聞系本科生、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實習記者,現推免至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攻讀研究生;

“感知智能在地方國際傳播中的應用研究”評測成員還包括:周伶、黃穎初、董寧寧等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1 https://www.cnet.com/news/goldfish-the-actual-fish-not-the-crackers-may-have-a-better-attention-span-than-humans/,2022.1.20

2 任金州:電視攝像[M]. 北京 :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2

3 宋海燕,中國國家形象的"他者"傳播:來華留學生的中介機制[J],新聞愛好者,2021(8):28

4 王冠:讓世界聽懂中國[M],第一版,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1:192

天下專欄百家爭鳴,直擊你最關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