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章林  >>  正文
“伊予親王之變”與“藥子之變”
章林
2022年06月06日

安殿親王自從代替其叔父早良親王被桓武天皇冊立為皇太子后,一直體弱多病。究其原因,傳聞是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也有說法是縱欲過度,還有說法是被能力超群的父親寄予厚望導(dǎo)致壓力太大。安殿親王早年曾迎娶藤原百川之女藤原帶子為妃,但安殿親王在即位之前這位妃子便亡故(安殿親王即位后追贈其為皇后)。此后,安殿親王又迎娶了藤原百川的侄子藤原繩主(藤原藏下麻呂之子)與藤原藥子(藤原種繼之女)的長女為妃。與此同時,藤原藥子也陪同女兒一起入宮。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以上均為藤原式家一脈。此外,安殿親王還迎娶了3位同父異母妹(朝原內(nèi)親王、大宅內(nèi)親王、甘南美內(nèi)親王)為妃,不過她們都沒有子嗣。

大概是由于藤原藥子容貌出眾、撒嬌諂媚能力卓群,又或者由于安殿親王有戀母情結(jié),安殿親王在與自己的岳母藤原藥子的交往過程中傳出了丑聞。桓武天皇聽聞此事后震怒,下令將藤原藥子逐出皇宮。但安殿親王與藤原藥子的故事并沒有就此結(jié)束。

安殿親王與父親桓武天皇的關(guān)系十分微妙。安殿親王雖然是皇太子,但桓武天皇更寵愛次子神野親王。根據(jù)《水鏡》記載,桓武天皇曾經(jīng)暗暗想過廢除皇太子安殿親王,改立神野親王為皇太子。延歷二十四年(805)正月,桓武天皇病重時,急召皇太子安殿親王進宮,但安殿親王卻遲遲不到。爾后在藤原式家的藤原緒嗣的催促下才進宮謁見桓武天皇。

延歷二十五年(806)三月十七日,桓武天皇去世,享年70歲。擔(dān)任皇太子20余年的安殿親王于桓武天皇去世當(dāng)日接受劍璽,踐祚為新天皇,是為平城天皇。兩個月后的五月十八日,平城天皇在大極殿舉行即位儀式(根據(jù)《令集解》的解釋,“祚”與“位”指的都是“天皇之位”,“踐祚”與“即位”是“即天皇位”的同義語。不過,從此時開始,“踐祚”與“即位”的語義開始發(fā)生變化。皇位的繼承禮儀分為先帝駕崩或讓位當(dāng)日的授讓劍璽禮與后日的大極殿禮,前者被稱為“踐祚”,后者被稱為“即位”),同時改元大同(按照當(dāng)時的禮儀,一般在先帝駕崩的第二年改元)。新即位的平城天皇于翌日遵照桓武天皇的意愿立同母弟神野親王為皇太弟,同時將追贈藤原帶子為皇后。平城天皇為什么要追贈未生育的藤原帶子為皇后,而不是追贈已生育的葛井藤子(生下皇長子阿保親王)或伊勢繼子(生下高岳親王)為皇后呢?皇太弟早良親王怨靈的影響還歷歷在目之際,平城天皇的做法難道是在向新的皇太弟神野親王宣示,自己將不會在自己的血脈中挑選皇位繼承人嗎?其中的原因與安殿親王身體病弱且皇子年幼或許有一定關(guān)系。又或許,“在平城天皇看來,較之自己的弟弟,桓武天皇與藤原乙牟漏以外的皇后、妃子所生的孩子更為危險吧。”

平城天皇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于大同元年(806)五月二十四日設(shè)置六道觀察使(律令制下的地方行政區(qū)域劃分為五畿七道,大和、山城、河內(nèi)、和泉、攝津5國為畿內(nèi),東海、東山、北陸、山陰、山陽、南海、西海為7道,此后東山也設(shè)置觀察使,是為七道觀察使),由參議就任該職。翌年四月,平城天皇廢除參議,由觀察使兼參議官的職責(zé),并賜予食封200戶作為特別恩典。根據(jù)平城天皇頒布的詔書記載,之所以設(shè)置六道觀察使,是因為“諸國庸調(diào)支度等物,每有未納,交闕國用,良由國郡司遞相怠慢。”“量置六道觀察使,道別一人,判官一人,主典一人。所以移風(fēng)淳風(fēng),易俗雅俗,激揚清濁,黜陟幽明也。”從平城天皇即位僅六天后就開始實施來看,“應(yīng)該是他在皇太子時代就醞釀已久的主意”。在唐朝的官制中也有“觀察使”一職,所以平城天皇設(shè)置觀察使一職很可能是他即位前夕剛回日本的遣唐使們(該批遣唐使的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呂曾任皇太子安殿親王的春宮大夫)帶回了唐朝的最新情況,進而借鑒了唐朝的做法。

大同二年(807)十月,宮中傳聞藤原宗成(藤原北家左大臣藤原永手曾孫)鼓動平城天皇的異母弟伊予親王試圖謀反。獲悉此消息的大納言藤原雄友(藤原南家)立即告訴了右大臣藤原內(nèi)麻呂(藤原北家)。預(yù)感到危險的伊予親王于是向平城天皇上奏,說是藤原宗成蠱惑自己謀反。但是,藤原宗成被抓捕后一口咬定主謀是伊予親王,以推脫罪責(zé)。平城天皇最終相信了藤原宗成的證詞,派遣左近中將安倍兄雄和左兵衛(wèi)督巨勢野足等,率兵包圍伊予親王的宅邸后,將伊予親王及其母親藤原吉子(藤原南家)一起幽禁在川原寺,而且不給他們吃的和喝的東西。于是,伊予親王母子二人飲毒自盡。此外,大納言藤原雄友和藤原宗成也被流放。這就是所謂的“伊予親王之變”。

有觀點認為這場政變是藤原式家的藤原仲成與藤原藥子兄妹為削弱藤原南家而策劃的一場陰謀。還有觀點認為這場政變是平城天皇為了肅清可能威脅到自己親弟弟神野親王的伊予親王而策劃的一場陰謀。史書在記載伊予親王之變時,并未提及藤原仲成與藤原藥子兄妹,雖然后來的史料中提到,伊予親王母子是被藤原仲成與藤原藥子兄妹害死的,但這很可能是后世史書作者的污蔑。伊予親王確實是深受桓武天皇寵愛的一位皇子,但平城天皇與皇太子神野親王之間一直有著不和的傳言,所以平城天皇也不太可能為了神野親王策劃一場陰謀。事實上,伊予親王本人已經(jīng)承認藤原宗成蠱惑自己謀反,所以整件事并非空穴來風(fēng)。筆者認為,藤原宗成才是這場政變的主謀。他本想拉攏藤原雄友入伙,不料卻被告發(fā)。

根據(jù)《日本后紀(jì)》記載:“(伊予)親王母子,仰藥而死。時人哀之。”此外,史料對帶兵包圍伊予親王宅邸的安倍兄雄有這樣的記載:“兄雄,性亮直,有耿介之節(jié),才涉文武。所歷之職,以公廉稱。伊豫親王廢,帝方震怒,群臣莫敢諫者,唯兄雄固爭。雖不能得,時論韙之。”從時人憐憫伊予親王母子的遭遇,以及連奉命討伐的安倍兄雄都為之爭辯來看,這場政變不管是誰的陰謀,伊予親王無疑是被冤枉的。

平城天皇即位后還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這便是將此前被桓武天皇驅(qū)逐的藤原藥子召回皇宮,并任命她為尚侍,敘正三位。尚侍是后宮十二司之首內(nèi)侍司的長官,負責(zé)傳達大臣奏事、天皇降旨以及后宮女官的管理等事務(wù)。尚侍的位階一直是敘五位,藤原藥子擔(dān)任該職后,直接將尚侍的地位提高至了相當(dāng)于公卿的三位。藤原藥子憑借這一職務(wù),掌握了宮廷內(nèi)部的大權(quán)。與此同時,平城天皇還任命自己的岳父、藤原藥子的丈夫藤原繩主為大宰帥,將其打發(fā)到邊遠的九州。藤原藥子入宮后因善于諂媚受到了平城天皇的寵幸,加之擔(dān)任位高權(quán)重的尚侍一職,一時之間“百司眾務(wù),吐納自由,威福之盛,熏灼四方”。此外,平城天皇還追贈藤原藥子的父親藤原種繼為太政大臣。

大同四年(809),平城天皇因身體不適、寢食難安,于是下達讓位于同母弟神野親王的旨意。神野親王接旨后,上了兩份“涕泣固辭”的奏表,表示“天下神器,不可輕傳。皇業(yè)大寶,非圣不踐。”自己“幽昧自天,教訓(xùn)無染,逸游率性,機務(wù)未涉。”對此,平城天皇直接避居?xùn)|宮,沒有應(yīng)允神野親王的辭讓。于是,神野親王于四月一日踐祚,并于四月十三日在大極殿舉行即位大典,是為嵯峨天皇。嵯峨天皇即位次日,冊立平城天皇之子高岳親王為皇太子。但是,嵯峨天皇并沒有冊立高岳親王的母親為皇太后或皇太夫人,“嵯峨天皇此舉讓高岳親王繼位一事變得不那么確定了”。

藤原藥子有位兄長,叫藤原仲成。藤原仲成仗著妹妹受寵,在朝中飛揚跋扈,以致“王公宿德,多被凌辱,道路側(cè)目”。平城上皇讓位后,在藤原仲成與藤原藥子兄妹以及眾多官僚的陪同下,于大同四年(809)十二月移居舊都平城京(此前太上天皇的居所一般與天皇的居所一并在宮城內(nèi))。此時在平城京和平安京均設(shè)有太政官辦公官署——外記局以及負責(zé)保衛(wèi)的衛(wèi)府等,平城上皇也有權(quán)發(fā)布詔敕,實際上具有與天皇等同的政治權(quán)力。這種平城上皇與嵯峨天皇各自為政的政治體制被稱為“二所朝廷”。

“二所朝廷”導(dǎo)致朝廷政治陷入混亂。嵯峨天皇為了確保天皇向太政官下達敕令的通暢,于大同五年(810)三月十日設(shè)置總管宮內(nèi)事務(wù)的藏人所一職,并任命心腹大臣巨勢野足和右大臣藤原內(nèi)麻呂之子藤原冬嗣為藏人頭。在前一年的九月,嵯峨天皇曾下令廢除作為觀察使特別恩典的食封,讓觀察使兼任國司以作為補償。“和當(dāng)年的孝謙上皇一樣,大事自己親自裁決,小事交給天皇裁決”的平城上皇對于嵯峨天皇的做法明顯感到不滿,于當(dāng)年六月二十八日發(fā)布詔書,宣布廢除觀察使,恢復(fù)參議一職以及參議官的食封。隨著平城上皇逐漸病愈,再加上圖謀讓平城上皇復(fù)位的藤原藥子和藤原仲成的挑撥與煽動,兩個朝廷的對立情緒日益嚴(yán)重,并最終演變?yōu)槲淞_突。

大同五年(810)九月六日,平城上皇頒布遷都至平城京的重要命令,并欽點驍勇善戰(zhàn)的武將坂上田村麻呂和藏人頭藤原冬嗣等人為“造宮使”,試圖讓平安京的貴族們都遷回平城京,其寓意自然是在宣示平城京朝廷的正統(tǒng)性,進而否定平安京朝廷的合法性。嵯峨天皇似乎早有準(zhǔn)備,他一方面在表面上做出順從的姿態(tài),任命坂上田村麻呂、藤原冬嗣為造宮使,另一方面迅速采取處置對策。九月十日,嵯峨天皇先以遷都導(dǎo)致人心騷動為名,派遣自己的三位心腹前往伊勢、近江、美濃三國國府鎮(zhèn)固關(guān)口,同時逮捕并監(jiān)禁當(dāng)時正在平安京的藤原仲成,并于次日將其射殺。此外,嵯峨天皇還下詔曝光藤原藥子的罪狀,并解除其尚侍一職。同時,嵯峨天皇還派遣使者前往桓武天皇的陵墓,歷數(shù)藤原仲成和藤原藥子兄妹的罪行,其中一項罪責(zé)就是害死伊予親王母子。九月十一日,嵯峨天皇將藤原內(nèi)麻呂的長子、藤原冬嗣的兄長藤原真夏以及精通武藝、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文室綿麻呂(后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等人從平城京召回,并將文室綿麻呂囚禁。

平城上皇事先大概沒有料到嵯峨天皇會有如此舉動,于是不顧中納言藤原葛野麻呂等人的勸諫,于九月十一日,在藤原藥子的陪同下,帶領(lǐng)官員及士兵前往東國,意圖擇日舉兵。大概是由于藤原藥子與藤原仲成長期專橫跋扈導(dǎo)致人心不齊,平城京的不少達官貴人逃去了平安京。其中負責(zé)糾正、修改詔書以及太政官奏文的大外記上毛野穎人在返回平安京后告發(fā)了平城上皇的意圖。嵯峨天皇聞訊后,命坂上田村麻呂率輕銳兵將前往攔截平城上皇。坂上田村麻呂則奏請嵯峨天皇解除同自己征討蝦夷的老戰(zhàn)友文室綿麻呂的禁錮,帶他一同前往。嵯峨天皇應(yīng)允了坂上田村麻呂奏請,并封文室綿麻呂為參議。九月十二日,平城上皇一行在途中遭到坂上田村麻呂和文室綿麻呂所率官軍的阻攔,無法前進。平城上皇見大勢已去,返回平城京后落發(fā)為僧,并得到寬大處理。藤原藥子走投無路,服毒自殺。史稱“藥子之變”的這場政治斗爭最終以嵯峨天皇方面獲勝而結(jié)束。

不過,也有學(xué)者質(zhì)疑歷數(shù)藤原藥子罪狀詔書的真實性,認為將這場事變以一位女子的名字來命名似乎有失公允;提出負責(zé)建造平安京的正是藤原藥子與藤原仲成的父親藤原種繼,兄妹倆大概不會完全無視父親賭上性命所致力于的事業(yè),致力于將都城遷回平城京;認為《水鏡》中記載的藤原藥子企圖讓平城上皇重祚,自己成為皇后的說法只是沒有根據(jù)的臆測而已;主張主導(dǎo)這起政變的并非藤原藥子,而是平城上皇,這場政變應(yīng)該稱為“平城上皇之變”更加妥當(dāng)。對此,有學(xué)者反駁說,藤原種繼賭上性命所致力于的事業(yè)是建造長岡京,而不是平安京,藤原藥子與藤原仲成對平安京并沒有特殊的感情。筆者認為,不管藤原藥子對平安京的情感如何,她對桓武天皇無疑抱有某種成見。一是因為桓武天皇曾經(jīng)將藤原藥子逐出皇宮,二是因為桓武天皇追贈“殺父仇人”早良親王為“崇道天皇”。因此,藤原藥子肯定是有動機的。而平城上皇的最大動機則是確保自己的皇子高岳親王繼承皇位。雖然“各打五十大板”一般被認為是“昏官斷案”,但筆者認為此案中平城上皇與藤原藥子是同等地起作用。

此外,還有學(xué)者側(cè)重從嵯峨天皇的視角進行分析,認為這場政變是嵯峨天皇設(shè)下的圈套。據(jù)說桓武天皇曾留下自己死后由安殿親王、神野親王和大伴親王三位皇子每隔十年輪流即位的遺言。但平城上皇打破了桓武天皇構(gòu)想,立自己的皇子高岳親王為皇太子。嵯峨天皇制造這場政變的目的就是要完成桓武天皇的遺愿,廢皇太子高岳親王,改立大伴親王為皇太子。我們要了解這一段歷史的真相是很困難的,我想只要大家能夠根據(jù)有限的史料提出一個說得通的結(jié)論即可。不同的人對同一段歷史有不同的解讀,這也正是歷史有趣的地方。

“藥子之變”之后,受到牽連的皇太子高岳親王被廢,其子女也被臣籍降下,賜姓在原朝臣。當(dāng)時尚無皇子的嵯峨天皇按照桓武天皇的遺愿,將異母弟大伴親王(藤原旅子生)立為皇太弟。經(jīng)歷了人生大起大落的高岳親王此后削發(fā)為僧,拜在密宗高僧空海門下,研習(xí)佛法,法名“真如”,故稱“真如法親王”。到了晚年,真如法親王還漂洋過海入唐求法(第18次遣唐使)。為了進一步探求佛法的真諦,他又踏上前往印度的旅途。此后,真如法親王音信杳無。

“藥子之變”對日本歷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上皇制度是日本古代的一項重要制度。從最早退位的皇極女帝(當(dāng)時稱為“皇祖母尊”,最早被稱為“太上天皇”的是持統(tǒng)女帝)開始,天皇生前的退位與天皇在位去世相比反而是一種常態(tài)。之所以會發(fā)生“藥子之變”以及“藤原仲麻呂之亂”等事變,“與其說問題出現(xiàn)在每位天皇、上皇的個性以及周圍人的意志上,不如說是權(quán)力構(gòu)造本身存在缺陷使然,該缺陷即終極皇權(quán)究竟歸屬于讓位的上皇還是現(xiàn)任天皇。”在“藥子之變”之前,“上皇具有擁立新帝的權(quán)力,擁有與天皇基本等同的行政權(quán),作為皇權(quán)的支持者與天皇共同執(zhí)政”。因此,嚴(yán)格來說,平城上皇的行為除了遷都之外,并非特別異常。“藥子之變”之后,嵯峨天皇借此契機“整頓了太上天皇與現(xiàn)任天皇的關(guān)系,將太上天皇從政治中心驅(qū)逐出去”,以避免再度出現(xiàn)“二所朝廷”的局面。一直活到天長元年(824)的平城太上天皇此后不再具有與天皇等同的政治權(quán)力,僅接受嵯峨天皇的朝拜,享受作為皇族家長的尊榮。嵯峨天皇自己退位成為上皇后,退出內(nèi)里,隱居在嵯峨院,主動放棄了執(zhí)政權(quán),并接受淳和天皇的上皇宣下,此后“新天皇即位之際下詔贈予退位天皇太上天皇尊稱成為定例”。

自從藤原良繼和藤原百川擁立光仁天皇即位之后,藤原式家一直占據(jù)著朝廷的主導(dǎo)權(quán)(藤原京家的官位一直不高,因“冰上川繼之變”徹底失勢,藤原南家在平安時代初期一度維持著自己的勢力,因“伊予親王之變”失勢,并逐漸沒落)。“藥子之變”之后,藤原北家一族因藏人頭藤原冬嗣受深受嵯峨天皇的信任逐漸抬頭,并壓制了藤原式家一族。藤原冬嗣后來官至左大臣,并與天皇家結(jié)成了緊密的婚親關(guān)系。藤原冬嗣將女兒藤原順子嫁給嵯峨天皇之子正良親王(仁明天皇)。與此同時,藤原冬嗣之子藤原良房迎娶嵯峨天皇臣籍降下的皇女源潔姬(第一批被賜姓源朝臣的皇女之一),從此藤原北家的血統(tǒng)與皇室血統(tǒng)完全交融,而這一切都為“人臣攝政”的誕生奠定了基礎(chǔ)。

征夷大將軍是日本平安時代對征討蝦夷的最高長官的稱呼,一般在停戰(zhàn)時即功成身退。坂上田村麻呂從桓武天皇統(tǒng)治時期開始,便作為征夷大將軍帶領(lǐng)軍隊征討蝦夷,并取得不俗的成果。在“藥子之變”中,坂上田村麻呂將其對蝦夷作戰(zhàn)中鍛煉出來的軍事才能發(fā)揮于皇室的內(nèi)部斗爭中,一舉擊潰平城上皇軍隊,并因此功升任大納言,從此,“武將”的勢力深入到了王權(quán)的中樞。此外,由藤原冬嗣擔(dān)任藏人頭的藏人所作為“藥子之變”最重要的遺產(chǎn)之一被保留下來。“藏人”別名“男房”,顧名思義,即與“女房”一樣,是由天皇身邊的親信組成,負責(zé)宮中宿衛(wèi)、照顧天皇日常期間的貴族集體,也就是所謂的“王的侍從”。由此,“男性官員開始取代女官進入后宮從事政務(wù)”。隨著“藥子之變”之后負責(zé)護衛(wèi)宮城和首都治安的令外官檢非違使的設(shè)置,最早的“武士”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藤原藥子”之變發(fā)生時,嵯峨天皇還采取了一個重要的舉措,即派遣使者前往賀茂神社奉幣,祈愿己方的勝利,并許愿如若賀茂大神幫助其勝利,就讓未婚皇女侍奉大神。嵯峨天皇獲勝后,任命皇女有智子親王為初代賀茂齋院,創(chuàng)立了賀茂齋院制。“賀茂齋院制的成立打破了伊勢齋宮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天皇在即位后,朝廷必須同時選定伊勢齋宮和賀茂齋院,伊勢齋宮不再是唯一的齋王”。

“藤原藥子”之變后,嵯峨天皇還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即給部分皇子、皇女賜姓源朝臣。嵯峨天皇在位期間生育子女50人,這對于當(dāng)時的財政來說無疑是一個嚴(yán)重的負擔(dān)。因此在弘仁五年(814年)五月八日,嵯峨天皇給母親不是皇后、女御的皇子信、弘、常、明以及皇女貞姬、潔姬、全姬、善姬等8人賜姓源朝臣。這是古代日本著名的源氏第一次出現(xiàn)在日本歷史上。不久,嵯峨天皇又再次下詔,陸續(xù)給13名皇子與11名皇女賜姓源朝臣。連同首次,嵯峨天皇先后一共給皇子17人,皇女15人,總計32人賜姓,這些人后來被稱為“嵯峨源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嵯峨天皇在“藥子之變”中獲勝,避免了遷都平城京這一事件的發(fā)生,為平安京成為象征日本文化的千年古都和日本人的精神故鄉(xiāng)奠定了基礎(chǔ)。

參考文獻:

黒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輯:《新訂増補國史大系?日本後紀(jì)》,吉川弘文館1982年版。

黒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輯:《新訂増補國史大系?日本紀(jì)略》,吉川弘文館1980~1984年版。

吉江崇:《平安前期の王権と政治》,《巖波講座日本歴史第4卷?古代4》,巖波書店2013年版。

橋本義彥:《“薬子の変”私考》,《平安貴族》,平凡社1986年版。

栗原弘:《藤原內(nèi)麿家族について》,《日本歴史》第511號,1990年12月。

西本昌弘:《薬子の変とその背景》,《國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第134集,2007年3月。

池田晃淵:《早稻田大學(xué)日本史第4卷·平安時代》,羅安譯,華文出版社2020年版。

保立道久:《巖波日本史第三卷 平安時代》,章劍譯,新星出版社2020年版。

坂上康俊著:《律令國家的轉(zhuǎn)變》,石曉軍譯,文匯出版社2021年版。

井上亙:《虛偽的“日本”——日本古代史論叢》,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

王海燕:《日本古代史》,昆侖出版社2012年版。

李卓:《天皇退位的歷史與現(xiàn)實》,《日本學(xué)刊》2019年第2期。

林娜:《日本古代律令制國家時期后宮制度研究》,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

姜金言、戴宇:《藤原氏外戚政治與上皇制度的發(fā)展》,《史學(xué)月刊》2021年第8期。

章林:《古代日本皇親賜姓的演變及其原因》,《古代文明》2012年第4期。

章林:《日本齋王制度的演變與古代天皇制》,《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20年第2期。

【責(zé)任編輯:王晗】
北京聯(lián)合大學(xué)教師,歷史學(xué)博士,軍事學(xué)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