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无码,97午夜理论片影院,无码超级大爆乳在线播放国产,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乱线久久视

章林  >>  正文
【全球史中的生物與人】蠶桑與絲綢
章林
2023年01月30日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蠶蟲與桑樹已經遠遠超越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價值,深深地滲透到歷代社會的諸多方面,形成獨具中國風格的蠶桑文化,成為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由蠶絲所織造的絲綢還充當了古代東西方交流互鑒的“文明使者”,對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歷史悠久的養蠶繅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將野蠶馴化為家蠶,野桑培育成家桑,并繅絲織綢的國家。各地廣為流傳的神話與傳說,考古發掘的出土實物以及古代各種文獻的記載等,都揭示了中國養蠶繅絲的悠久歷史。

關于養蠶繅絲的上古神話有許多。關于養蠶繅絲的創始人,民間傳說大都指向了軒轅氏黃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傳說嫘祖偶然發現桑樹上的野蠶吐出的絲結成了繭,便把野生的蠶移到家中馴化成家蠶,并用家蠶繭繅絲、織綢。接著,她又把這種養蠶繅絲的技術教給先民。后來,嫘祖長期受到人們的尊崇。

考古出土的文物資料,是說明養蠶繅絲起源最可靠的證據。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地區出土了許多距今5000至7000年的蠶繭、絲織品、紡織工具以及蠶形、蛹形的飾物等。這些寶貴的實物資料充分說明,早在嫘祖生活的史前時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先民已經掌握植桑、養蠶和繅絲的技術。

相較于考古資料來說,文字的出現較晚。根據我國現存最早的科學文獻之一《夏小正》記載,夏朝已經開始植桑養蠶。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經有“蠶”“桑”“絲”“帛”等文字記載,且出現的頻率很高,說明養蠶繅絲在社會經濟和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不少詩篇描寫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的蠶桑生產活動,從中可以看出此時的蠶桑絲織業已經十分興盛。

享譽世界的絲綢王國

歷史悠久的蠶桑絲綢,是中國享譽世界的一張名片。從戰國至清代中葉,中國的蠶桑絲織生產,在世界始終居領先地位。從戰國時期開始,鐵器工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極大地促進了蠶桑生產,蠶桑業日益成為人們衣食和財富的主要來源之一。秦漢時期,蠶桑生產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植桑、養蠶、繅絲、織綢、印染與工藝等方面,都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絲織品不僅滿足國內富裕階層人民的需要,而且大量用作朝廷饋贈佳品,并且遠銷世界各地,同時蠶桑和絲織技術開始向周邊國家傳播,促進了蠶桑絲綢業在世界范圍的發展,使中國成為“絲綢王國”。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部分士族和居民為躲避戰禍遷往南方,使南方的蠶桑絲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隋唐時期,蠶桑絲綢生產加速推廣,無論產量、質量,還是工藝技術水平,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五代十國時期,位于江浙一帶的吳越國,蠶桑絲織生產又有長足的發展。不過總的來說,這時蠶桑業的重心仍在黃河流域。

宋元時期,黃河流域的蠶桑生產明顯衰退,而長江中下游流域在全國蠶桑生產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但從總體來看,南方的絲綢產量尚未超過北方,而且在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方面,北方仍居領先地位。明清時期,由于棉花種植的推廣,蠶桑業在許多地區衰落下去,但在長江下游太湖流域、華南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四川盆地三大區域,憑借良好的基礎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呈現出繁榮景象。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留下了使用雜交方法培育出新品種或優良品種的記載,這是我國養蠶技術上的重大突破性成就。此時蠶桑生產和絲織生產有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社會分工,桑葉、蠶絲和絹帛生產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鴉片戰爭之后80多年時間里,蠶絲業在近代機器生產工業與海外市場的沖擊下,雖然逐步陷入困境,但仍舊是鄉村經濟的重要命脈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產業。至20世紀30年代,由于經營資金的缺乏、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產絲國家的排擠、人造絲的威脅以及戰爭帶來的深重災難等,中國的蠶桑絲織業遭到空前浩劫。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絲綢生產和貿易從此得以復興,絲綢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出口數量和國內銷售量都成倍增長,生絲質量大幅度提高,蠶桑產業重新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中國又以“絲綢王國”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獨具特色的蠶桑文化

蠶桑文化是根植于中華文明、具有中國特色的本源性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已經滲透到我國政治經濟、哲學宗教、文化藝術、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成為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標識。

蠶桑文化是農耕文明的象征。在悠久的歷史時期里,蠶桑業在國計民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傳統農業社會中,農桑為國本,男耕女織是中國人的典型生活樣式,豐衣足食為中國人的美好生活向往,因此歷代統治者在抓緊農業生產的同時,十分重視蠶桑業,頒布各種“獎勵耕織”“勸課農桑”的法令。

蠶一生經歷蠶卵、幼蟲、蠶蛹、成蟲四個不同形態的神奇變化。在長期的養蠶繅絲過程中,人們為尋找精神寄托,形成了獨特的蠶桑民俗。

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將蠶桑絲綢融入到文化藝術中,積淀了大量與桑、蠶、絲相關的文字符號、神話、風俗、詩詞、書畫、禮儀、服飾、絲織技藝等文化元素,形成蠶桑文化的豐富內容。2009年9月,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經過幾千年的廣為流傳,蠶桑文化已經滲透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里。如生活必需品的絲綢服飾、蠶絲被,環境裝飾的緙絲與刺繡,文化用品的錦書、帛畫,民間交往的饋贈禮品等,無不昭示著民族特色。此外,從醫藥應用到美容保健,均能看到蠶桑的身影。

如今,我國各蠶區正根據各自不同區域特色,深度挖掘當地蠶桑文化內涵,將蠶桑文化融入到蠶桑生產和繭絲綢業中,帶動廣大蠶農繼承蠶桑民俗,引導絲綢企業以蠶桑文化為核心塑造品牌文化和企業文化,向國人乃至世界弘揚我國燦爛悠久的蠶桑文化。

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

我國古代的絲織品除滿足國內需要外,很早就通過各種方式零散地遠銷到中亞、西亞以及歐洲。早在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就有關于中國絲綢和絲綢貿易的記載,并稱中國為“Serice”,意即“絲國”。到了漢代,隨著社會經濟和蠶桑絲綢生產的蓬勃發展,絲綢輸出貿易的規模和地區迅速擴大,并開辟了聞名古今中外的“絲綢之路”。

后來,隨著中外在絲綢和蠶桑技術上的交流更加密切,絲綢貿易的范圍和影響遠遠超出了絲綢本身,凡是貫通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商路,都稱為“絲綢之路”。不僅有陸上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這條交通線架起了東西方之間友誼和文明的橋梁,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我國通過“絲綢之路”,也引進和吸收了其他國家許多有益的東西,包括葡萄、苜蓿、蠶豆、石榴等植物品種和馬匹良種、印度佛教哲學、希臘羅馬的繪畫以及樂曲樂器等,豐富了我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不僅是東西方各國之間的一條貿易之路,同時也是蠶桑文化走向西方、邁向世界之路,更是有著政治、外交、文化、科技等多重使命的交流之路,促進了亞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本文發表于《學習時報》2023年1月20日第3版)

【責任編輯:王晗】
北京聯合大學教師,歷史學博士,軍事學博士后。